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3节 强化训练(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3节 强化训练(新版)浙教版

ID:29640123

大小:699.0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1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3节 强化训练(新版)浙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3节 强化训练(新版)浙教版_第2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3节 强化训练(新版)浙教版_第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3节 强化训练(新版)浙教版_第4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3节 强化训练(新版)浙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3节 强化训练(新版)浙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下第2章第1-3节强化训练基础强化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小张某一天陪北方客人到火锅城大吃了一顿,觉得味道很好,可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这其中的原因是()A.其他饭菜没有火锅的辣      B.吃了火锅后的余味还没有散去C.吃了火锅后烫伤了味蕾      D.其他饭菜的味没有火锅的浓2.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

2、大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3.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会肃然起敬,能接受音乐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A.[1]听小骨B.[2]半规管C.[3]耳蜗D.[4]鼓膜4.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原因是(  )A.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B.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C.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D.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5.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3、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6.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B.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D.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

4、播7.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大B.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Hz的声音C.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D.15Hz的声音只要响度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8.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9.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A.加大摩擦弦的力量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C.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

5、10.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11.如图是一款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韩红的歌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B.根据音调可以判断出是韩红的歌声C.韩红的歌声不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D.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12.电视台举办了这样一套综艺节

6、目,众多知名歌手戴着各种面具蒙着脸在舞台上演唱自己从未唱过的歌,观众只凭声音来猜测演唱的是哪一位歌手,由于歌手故意将自己的声音进行了“包装”,观众猜测的难度较大.节目中,观众往往容易猜出自己最熟悉的歌手,是因为观众熟悉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的(  )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13.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

7、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14.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放置在A、B两处,录制到鲸鱼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处装置录制到的声音既有高音又有低音,而B处装置录制到的声音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距离较远的声音是(  )A.响度较小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频率较低的15.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

8、.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6.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1)在“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故事里,盲人是用来感知“象”的形状,“象”的形状的形成部位是。(2)如图,聋哑少女听不到声音而能展现优美的舞姿,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响、舞台产生,从而使靠在音响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17.为测试不同部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