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1 波的形成和传播成长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1 波的形成和传播成长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

ID:29662317

大小:82.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1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1 波的形成和传播成长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1页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1 波的形成和传播成长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2页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1 波的形成和传播成长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1 波的形成和传播成长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波的形成和传播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在机械波中()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滞后于前一质点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思路解析:本题要熟知机械波的物理模型,振源的振动使其周围质点依次投入振动,之所以能依次振动下去,就是依靠了相邻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沿波的传播方向,后一质点的振动必滞后于前一质点的振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答案:ABC2.关于机械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械振动就有机械波B.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C.机

2、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D.没有机械波就没有机械振动思路解析:产生波的两个条件是:振动与传播振动的介质,所以具有振源的振动才能形成波,故A、D选项错误,B、C选项正确.答案:BC3.关于机械波说法正确的是()A.相邻的质点要相互做功B.纵波的质点可以随波迁移,而横波的质点不能C.振源开始时怎样振动,其他质点开始时就怎样振动D.波中各质点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思路解析:机械波是由于介质中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使振源的振动形式与振源的能量向远处传播而形成的.前后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因而相互做功,故A正确;波传播过程

3、中,各质点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质点不随波迁移,因此B错;每个质点都是由振源依次带动下面的质点,每个质点都做受迫振动,每个质点的频率都与振源频率相同,并且都“依照”振源振动,故C、D正确.答案:ACD4.下列有关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物体做机械振动,它周围的介质中就一定产生机械波B.波源停止振动后,已形成的机械波仍能在介质中继续传播C.机械波传播的只是机械振动的形式和能量,参与波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D.振动是变速的,波动是匀速的思路解析:选项C显然是正确的,但选项D应不在选择之列.这是因为波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会

4、匀速传播,而选项D并没有表明是否具备这一必要条件.另外,本题的选项A、B也是正确的,如对选项A,尽管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但这个物体是在介质中振动,满足了形成机械波的条件;对选项B,由于机械波已在介质中形成,尽管振源停止了振动,但已振动的质点又形成了新的波源.答案:ABC5.如图12-1-2所示为波沿着一条固定的绳子向右传播到B点时的波形,由图可判断出A点刚开始的振动方向是()图12-1-2A.向左B.向右C.向上D.向下思路解析:由机械波的形成原理知:各点都重复波源的振动,知A、B的起振方向相同,而波自A到B传播,由B点的近波源点在B

5、点上方知B点向上振动(起振方向),故A点的起振方向向上.答案:C6.下列关于波的应用正确的是()A.要使放在河中的纸船逐渐靠近河岸,可向比纸船更远处投掷石子形成水波B.两个在水中潜泳并且靠得较近的运动员能听到对方发出的声音是声波在液体中传播的应用C.光缆是利用机械波传递信息D.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击打船壁只能引起机械振动,不能形成声波思路解析: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中,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介质本身并不迁移,故A错误;光缆是利用光波传递信息,故C错误;固体也能传播机械波,故D错误,B正确.答案:B7.一列横波正沿水平方向由西向东

6、传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中各个质点都在由西向东运动B.波中的各个质点一定沿水平方向振动C.波中的各个质点一定沿竖直方向振动D.以上说法都错误思路解析: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而介质中各质点仅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质点不会随波迁移,而且横波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其传播方向垂直,波在水平方向由西向东传播,质点振动方向与其垂直,不一定沿水平方向,也不一定沿竖直方向.故A、B、C、都错.D正确.答案:D8.手握一根水平绳的一端上下抖动,在t时刻绳上呈现的波形如图12-1-3所示.如果绳上C点此时的速度是向下的,则人手握住的是绳子的__

7、________端.若人手握住的是左端,那么该时刻图中所标各点速度向上的点有__________.图12-1-3思路解析:根据机械波的形成原理知:C点速度向下,说明与C点靠近的近波源点在C点下方,故振源在C点右方.如人手握住左端,则波源在左方,各点的振动方向都重复与它相邻的左方点的振动,即此点左方的相邻点在它上方,这点向上振动;在它下方,则这点向下振动,故此时刻速度向上的点有B、C、D点.答案:右B、C、D9.1999年9月台湾南投地区发生了里氏7.4级大地震,已知地震中的纵波和横波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为9.1km/s和3.7km/s,在某地

8、观测站中,记录了南投地震的纵波和横波到达该地的时间差为5.4s.(1)求这个观测站距南投的距离;(2)观测站首先观察到的是上下振动还是左右晃动?解:(1)设观测站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