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2)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2)

ID:29665863

大小:11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1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2)_第1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2)_第2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2)_第3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2)_第4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身边的生物科学【高效导航】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2)学会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的一些做法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查找资料、汇总信息(2)分析归纳查找的资料,提出个人观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关注环境,关爱身边的生物,关爱生命(2)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生物重难点:(1)概述合理地保护动物的一些方法(2)学会查找资料,分析归纳资料。“看”—知识经纬“导”—自主预习(一)人类面临的问题:生物多样性的丧失1.物种灭绝的内在原因2.物种灭绝的外在原因:①是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直接原因之一;②栖息地的是导致

2、生物濒危和灭绝的间接原因之一;③入侵,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二)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3.保护动物的方法:、、、。4.保护动物的意义:维持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互动探究探究一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阅读教材P1,思考讨论:(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怎样?点拨: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是密切相关的。2.人类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经典回眸】生物多样性包括()A.动物多样性、植物多

3、样性、微生物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C.森林多样性、草原多样性、湿地多样性D.地球圈、大气圈、生物圈【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B正确。【答案】B【变式训练】生物多样性破坏除自然变化外,其主要原因在于()A.人口的增长B.外来入侵物种C.湿地萎缩D.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过度开发【答案】:D探究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的原因阅读教材P2,归纳总结:1.通过资料,说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内在因素是什么?2.什么是物种特化?物种特化为什么会导致物种的灭绝?3.阅读教材P3,思考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外

4、在原因有哪些?点拨:1.物种特化或基因功能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内在因素。2.所谓物种特化,是指不与自然平衡,造成生物体某一方面非自然地过度发展。物种特化和遗传衰竭,往往是导致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的内在原因。某些种类的野生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某种特定的栖息环境而产生了特别的习性(包括食性),使其难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或其他环境,最终落得“不适者被淘汰”的结局。3.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外在原因有:(1)乱捕滥猎是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直接原因之一。(2)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重要原因,人类滥伐森林、围湖围海造田、过度放牧等,

5、都可能直接造成野生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3)外来物种的入侵、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也是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重要原因。【经典回眸】物种绝灭的根本原因是(  )A.物种特化或功能基因的丧失B.乱捕滥猎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D.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解析】物种特化或功能基因的丧失是物种绝灭的内在原因,乱捕滥猎是直接原因,其他是物种绝灭的重要原因。【答案】A【变式训练】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主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答案】

6、D探究三: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1.阅读教材积极思维部分,结合课本实例,能得出什么结论?2.阅读教材p3-p4归纳如何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点拨:1.麻雀的是是非非说明,动物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是相对的,自然界并没有绝对有害的动物。2.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努力营造全社会保护动物的氛围,对动物保护观念淡漠的人晓之以理,对触犯相关法律的人绳之以法。此外,还要依靠生物科学与技术来保护动物,具体措施是: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如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白鳍豚自然保护区等;采用人工繁殖技术繁殖濒危物种,如人工繁殖扬子鳄技术的突破与改进;实施再引进工程是保护、壮大濒危野

7、生动物种群的重要手段,如麋鹿,是曾经在我国生存而后绝迹的物种,通过实施再引进工程,建立如江苏省大丰县等麋鹿自然保护区,以逐步恢复其野生种群;科学引种,在保护当地的物种不受侵害时引入外来物种。【经典回眸】下列生产活动,既有利于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①在鄱阳湖区围湖造田 ②开垦山地 ③完全禁止采伐林木 ④适时地有计划地采伐林木 ⑤适时适量地捕获湖泊中的成鱼 ⑥在繁殖季节捕捞成鱼A.①②B.②④C.③⑥D.④⑤【解析】围湖造田破坏湖泊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开垦山地破坏山地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山地荒漠化加重;保护

8、生物资源并不是完全禁止开发利用,要适时适量地、有计划地利用,既要获得最大利用量,又不影响生物资源的恢复再生。【答案】D【变式训练】我国特有的,栖息于淡水中的一种爬行动物,目前处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