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8届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跟踪检测(五十)“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验收达标练

(浙江专版)2018届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跟踪检测(五十)“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验收达标练

ID:29669226

大小:63.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2

(浙江专版)2018届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跟踪检测(五十)“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验收达标练_第1页
(浙江专版)2018届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跟踪检测(五十)“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验收达标练_第2页
(浙江专版)2018届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跟踪检测(五十)“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验收达标练_第3页
(浙江专版)2018届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跟踪检测(五十)“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验收达标练_第4页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18届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跟踪检测(五十)“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验收达标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跟踪检测(五十)“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验收达标练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赤 壁杜庠①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赤 壁杜牧②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③春深锁二乔。 ①杜庠:号西湖醉老,以诗名于景泰间。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③铜雀:即铜雀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境内,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

2、金凤、冰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1)两首诗都借古兴怀,在体裁上有何不同?两首诗都以赤壁之战为写作背景,但抒发的感情却不同,请简要分析。答:解析:回答体裁上的不同很容易。抒发感情的不同要在细读两首诗(特别是第一首)的基础上,结合诗中关键词句分析。参考答案:杜庠诗为律诗,而杜牧诗为绝句。杜庠的诗重在写曹军战前的决心和战争中的狼狈,借历史沧桑表达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等伤感情绪;杜牧的诗在若无“周郎”借东风这一胜利原因的假想中,表达出对周瑜军事才能的推崇,或借史实一吐心中的不平之气。(2)两首诗的尾句历来为人称道,写法有何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答:解析:要求回答尾句写法的特点,实际

3、上是要答出各自的表现手法。第一首尾句写景,手法自然是以景结情;第二首尾句运用了以小见大(或“借代”或“象征”)手法。重点在于答出如何运用及表达效果。参考答案:杜庠诗尾句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写眼前荒岛上满目荒芜、鸥鸟乱飞,以景物描写收束全诗,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凄怆意绪,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杜牧诗尾句运用了以小见大(或“借代”或“象征”)的写法,诗中借大乔、小乔两位地位特殊的女子来泛指东吴统治阶级,以铜雀台指代曹魏政权,“铜雀春深锁二乔”貌似小事,实则象征东吴灭亡。这种手法让诗歌内涵更丰富,更具情味。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台 城韦庄江雨

4、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寄 人张佖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首诗中诗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答:参考答案:韦诗表现的是怀古伤今之情,或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张诗表现的是别后的相思。(2)这两首诗的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同中有异,请对此作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同:这两首诗后两句都用了拟人手法,将无知之物(前“柳”后“月”)人格化,赋其以生命。异:韦诗写柳之“无情”,以物之无情来反衬人之有情;张诗写月之“多情”,以其多情映衬(烘托)别离之苦。3.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1)~(2)题。衰

5、 荷白居易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题败荷王翰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1)这两首诗都写“残荷”,但在表现“残”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白诗主要写了霜露中荷花将落未落、雨后风中荷花被吹干的情景,通过描写荷花败落前的“萧条”,让人不禁想象花凋叶落后的景象;王诗先写荷花曾经花开十里、飘香十里的盛景,又写荷花如今在秋风中凋零的景象,通过前后的对比来突出荷花败落的凄惨。(2)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①白诗后两句议论抒情,诗人将“无人解爱”与自己“更绕衰丛一

6、匝看”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人生之惑:为什么别人不爱凋零的荷花?从而抒发了自己对萧条景色的喜爱之情。②王诗最后两句由写景引向写人,诗人由残荷想到自己漂泊在外的客居身份,“却送秋声到客衣”写出了诗人在秋风中的萧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的怀念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4.阅读辛弃疾的两首词,回答问题。好事近 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彩胜斗华灯,平地东风吹却。唤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乐。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著。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7、在,灯火阑珊处。(1)“元夕”指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请从虚实角度分别分析两首词中的意象“东风”有什么作用。答:参考答案:元宵节(上元节、元夜)。前一首词的“东风”是实写,写东风盛吹,元夕无月,带来夜雪。后一首词的“东风”侧重虚写,元宵的灯火似乎是东风吹开的,天空的烟火似乎是东风吹落的万点流星。(2)简要分析词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梅”和“那人”的形象。两首词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答:参考答案:两首词主要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前一首以对赏灯、宴会的“情薄”反衬词人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