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5章 第4节 蒸腾作用教案1 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5章 第4节 蒸腾作用教案1 北师大版

ID:29670436

大小:69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2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5章 第4节 蒸腾作用教案1 北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5章 第4节 蒸腾作用教案1 北师大版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5章 第4节 蒸腾作用教案1 北师大版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5章 第4节 蒸腾作用教案1 北师大版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5章 第4节 蒸腾作用教案1 北师大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5章 第4节 蒸腾作用教案1 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节蒸腾作用》教学目标一、认识目标1、知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2、举例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3、说明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植物蒸腾失水的演示实验,说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通过对植物气孔数目和分布的探究,理解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三、情感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2、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对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认识。教学难点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2、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教学重点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课前准备1、上课当天上午选取同种植

2、物大体相同的三根枝条,一根剪除叶片记为A,两根保留数量相同的叶片记为B和C,分别插入三个试管中,试管中装等量的水。用干燥透明的保鲜袋套住枝条下端,并扎紧;A、B组置于室外有阳光的地方,C组置于室内阴暗的地方,留待下午上课时使用。2、自制多媒体课件一份。教学方法实验法、讲练结合法教具、实验情况多媒体、植物的蒸腾失水演示实验装置。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以前段时间我校大面积移栽的绿化植物为例,先复习提问:为什么花卉树木移栽时要尽量带些土?移栽后为什么要及时浇水?再导入提问:为什么最好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多媒体出示图片:移栽后被遮阳的花卉,被修剪掉部分枝叶的树木,思考这样做的目的

3、。学生思考回答,复习吸收作用:植物移栽时要带些土是为了避免损伤幼根和根毛,及时浇水是促进吸收作用。学生讨论,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蒸腾作用的探讨。边复习导入,做到温故而知新,同时配以精美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一)蒸腾作用的概念先出示课前准备的演示实验装置A、B组,多媒体逐个展示问题:1、B塑料带内壁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2、水珠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3、是以液态水的形式流出来的还是以气态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出来的?出示演示实验装置C组前,先让学生推测B、C哪组装置带叶的塑料带内壁的水珠多些,为什么?再出示C组实验装置让学生仔细观察。[学以致用1]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讨论分析并逐个

4、回答问题。多名学生作依次回答: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水分散失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的。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比较B、C两组实验,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强。先只观察A、B组实验装置,了解蒸腾现象,得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并通过A、B对照实验得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再观察C组实验装置,并与B作比较,在B、C两组对照实验中得出温度和光照影响蒸腾作用。与导入部分相呼应,并解决了导入时的疑惑。过程(二)蒸腾作用的过程(三)蒸腾思考导入新课时的两个问题,为什么最好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花草树木?移栽后,思考为什么要遮阳?为

5、什么要修剪掉部分枝叶?[学以致用2]多媒体出示课后思考与练习2,探究植物的气孔数目和分布置疑并过渡:植物蒸腾出的水分究竟是怎样由根到叶并散失出来呢?教师板书水分从根到叶的过程的简图。强调根毛和气孔的作用,多媒体展示叶片的表皮细胞和气孔,重点解释气孔的作用,保卫细胞调节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从而调节蒸腾作用。置疑并过渡:植物把吸收来的水分又散失到体外,是不是在做无用功呢?[学以致用3]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用刚学的知识加以解释:这些方法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学生在教师提示下,完成习题,了解陆生植物叶片上表皮气孔数目一般比下表皮气孔少,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

6、腾。学生仔细观察简图,回忆讨论,用已学的知识解释:水分通过根毛的吸收进入植物体内,气孔是水分散失的门户。归纳出蒸腾作用的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学生结合生活现象思考:蒸腾作用对植物体有什么意义?如烧开水时冒出的水蒸气。得出蒸腾作用需要吸热,对植物体而言可以降低树温。用刚学的知识加以解释: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增大周围空气湿度,降低了气温。以习题代替课本上的探究实验,既节省了时间,又使学生有清晰认识。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逐渐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结合熟知的生活现象,来探讨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作用的意义置疑并过渡: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

7、低处流”,植物体内的水怎样自下往上运输呢?教师解释蒸腾作用产生了蒸腾拉力,促进水也可以“往高处流”。[学以致用4]为什么把森林比做绿色水库?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如水泵抽水及喷泉等,得出结论:蒸腾作用促进了根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了解森林在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实现本节的情感目标。三、课堂小结教师结合板书对本节加以小结,围绕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强调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