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27《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7《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ID:29672442

大小:7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2

七年级语文上册 27《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7《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7《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7《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7《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27《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7《皇帝的新装》本课体裁为童话,学生初次学习这种体裁的文章,它是在了解记叙文的基础上采用拟人的方法、将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等人格化。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等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所以这一课既是对记叙文巩固,又进一步学习拟人、夸张等修辞及想象在作品中的实际运用,对培养学生今后阅读童话的能力和想象能力起重要作用,因此本课在本单元及本册教材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1、学生刚刚涉及“童话”要精要地向同学介绍这种文学体裁知识,要求学生自己了解一些安徒生在这一领域的成就。2、这种情节曲折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童话的讽刺意义

2、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教师应适当点拨,使之对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3、学生对文中问题的理解分析易文去矣去,且理解肤浅,务必引导学生要独立深思,各抒己见,对问题的认识一定要言之有据。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2.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解写作思路。过程与方法: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2

3、课时讲授法、合作探究法第一课时一、导入请指出下列图片的出处,并说说这些作品有何共同之处?(出示《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图片各一张)学生回答后明确:它们都是出自于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之手。二、童话知识介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三、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

4、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四、写作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

5、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五、预习检查——给加点字注音炫耀(x

6、uàn)称职(chèn)滑稽(jī)陛下(bì)头衔(xián)骇人听闻(hài)钦差大臣(qīn)随声附和(hè)聘请(pìn)赏赐(cì)爵位(jué)六、初读课文,整体感悟:思考:文中的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明确:一个愚蠢昏庸腐朽的皇帝七、理清全文的线索:1、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2、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A、蠢B、笨C、新D、骗明确:“骗”。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推动作用,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

7、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否聪明,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或想保住官位或怕人说自己愚蠢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2.这篇课文的情节围绕一个“骗”字展开,请同学们说说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皇帝:受骗——昏庸、愚蠢大臣:助骗——虚伪、自私百姓:传骗——怕被嘲笑、怕被杀头小孩:揭骗——天真烂漫、无私无畏二、重点阅读“看新装”部分。1、哪些词语写出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荒唐愚蠢可怕发抖2、“骇人听闻”如何解释?它在本段指的是(D)A皇帝什么也没看见B皇帝怀疑自己是最愚蠢的人C皇帝怀疑自己不够资格当

8、皇帝D什么也没看见就是一个最愚蠢最不称职的人。3、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抢先介绍(D)A.故意蒙骗皇帝B.替骗子说话C.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