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ID:29672634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2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绿色蝈蝈教学目的:1.积累相关的基础知识。2.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3.体会作者对昆虫仔细观察,细心揣摩的探索创新精神。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课文选自《昆虫的故事》,作者法布尔(1825—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降生在法国西部一户农民家中,家境贫寒,他靠打工读完中学考入阿维尼翁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了20余年的中学教师。他一面努力任教,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他靠自学,取得自然科学学土学位,31岁时以两篇优秀学术论文的实力,获得自然科学博土学位。34岁时获得法兰西研究院向他颁发了实验

2、生理学奖金。50岁时,远离城市喧器,迁往乡间小镇寒里尼昂,经过四年努力,整理二十余年资料而写成《昆虫记》第一卷。《昆虫记》是以大量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著,文体基本为课文,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共十卷,二百万字,不仅详尽地记录着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绿色蝈蝈》,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学习法布尔的科学精神。探究生趣第一步,

3、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课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的结构与中心。一、探究结构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1.划分段落,概括大意第一部分(一二段):引出写作对象。第二部分(三段):对蝈蝈进行具体描写。第三部分(四至结尾):写蝈蝈的生活习性。2.本文的结构对你的写作构思有何启示? 第二步,精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及语言。一、积累语言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梳理理解词语篝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

4、火,现借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着柴燃烧的火堆。扰乱:搅扰,使混乱或不安。喧嚣:声音杂乱。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窃窃自语;形容声音细小。窸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啼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沉寂:十分寂静。静谧:安静。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纵身:全身猛力向前或向上(跳)。惊慌失措:害怕慌张,举动失常。津津有味:形容很有滋味。毫不犹豫;一点儿也不会拿不定主意。果断地。酷爱:非常爱好。劫掠:抢劫掠夺。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和睦:相处得好,不争吵。二、课堂探究:1.作

5、者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呢?明确:文章第1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所热爱的事业是多么执著!搞科学研究需要这样的精神。第2段写蝉在夜晚不再呜叫,它要休息了。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可见作者富有匠心的写作思路。2.蝈蝈的歌声是什么样的?明确:蛔蝈的声音是“窃窃自语”,“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窸窣作响”,声音“喑哑”“尖锐”“短促”清脆”“柔和”。3.蛔蝈的外表是怎样的?明确: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

6、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4.蛔蝈喜欢吃那些食物?明确:喜欢吃蝉肉、很甜的水果、金龟子一类的昆虫,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5.作者如何知道蝈蝈最喜欢吃什么食物?明确:通过仔细观察,细心揣摩得知的。如,清晨散步时看到蝈蝈捕蝉为食,揣摩它喜欢吃蝉肚子的原因是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作者还试着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各种昆虫,甚至青草。6.蛔蝈还有哪些生活习性?明确:蛔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从不争吵。7.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明确: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8.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哪些?说说作者

7、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明确: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加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一、个性解读。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课堂探究:1.你对本课有何新见解? 2.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二、读写结合。学法指导:找出文

8、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本文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举例分析:明确:如“这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蝈蝈在窃窃自语”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 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些拟人手法的运用,读来亲切自然,形象生动。2.任选一昆虫,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