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计算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 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计算复习教案

ID:29674097

大小:8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2

中考物理 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计算复习教案_第1页
中考物理 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计算复习教案_第2页
中考物理 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计算复习教案_第3页
中考物理 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计算复习教案_第4页
中考物理 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计算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 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计算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教学设计思路】2012年初中物理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内容结构上作了较大调整,新的人教版教材中,把力学内容放在了八年级,把电学内容放在了九年级。本节课设计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2013年6月人教版)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计算专题复习课,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相关的计算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在进行功和功率的计算时,常出现乱套公式,因而使学生认识”功是由“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两个因素决定的”尤为重要,让学生体验做功的快慢与做功的多少、做功所用时间两个要素有关,从而理解功率的概念并在练习中记住

2、功与功率的公式。在测机械的效率和计算机械效率中,公式繁多,需对斜面和滑轮组分类梳理公式,并通过例题和课堂练习进行复习巩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加强学生对不同物理量之间关联的认识与理解,正确把握不同公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2、通过训练更加熟练地掌握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相关公式的应用条件及单位的转换。3、熟练地掌握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相关计算题的正确解题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能认识与理解各种物理量,包含对物理量符号和单位符号的认识与区分。2、在对基本公式的认识过

3、程中能熟练地转换公式,进行各种公式的变形。3、运用公式进行基本计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相关物理量的计算体验,提高计算能力。2.通过在课堂上的听、练、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联系生活实际,以物理的视角审视世界拓展思维,学以致用,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教学重点】正确把握不同公式之间的转换关系。【教学难点】掌握相关公式的应用条件及单位的转换。【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教学流程图】回顾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相关的公

4、式。相关的物理量及公式的展示强调准确判断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功和功率计算复习,讲练结合。强调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中力臂如何确定。和嘎嘎嘎简单机械计算复习,讲练结合。强调滑轮组和斜面的效率公式不一样,滑轮组的公式较多。机械效率计算复习,讲练结合。。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相关的物理量及公式的展示。【知识回顾】让学生回忆与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相关的的物理量及公式,并按下表填写: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公式……………………学生积极思考,抢答并填写。引导学生在填写时要书写规范。让

5、学生在思考回顾相关物理量及公式时,准确区分各种物理量符号,如:功(W)、功率的单位(W)功和功率计算复习,讲练结合。【公式强化】让学生回顾功和功率计算有关公式:w=Fs(w=Pt)P=w/t(P=Fv)【运用实例】小明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设他在跑步机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动30min,跑动的总动力为40N.求:(1)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了多少路程?(2)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3)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己知:ⅴ=5m/st=30minF=40N求:s,w,p解:(1)s=vt=5m/s×30×60s=9000m=9km(2)W=

6、Fs=40N×9000m=360000J(3)P=W/t=360000J/1800s=200w【规律总结】 求物体做功,首先要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如果做功则运用公式W=Fs计算,计算要特别注意: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功率的计算要注意物理量的对应。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学生先按要求将所有己知条件和待求物理量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即写出已知、求。然后分析所求物理量与已知条件的关联,并写出公式。学生练习: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小车,使小车沿水平方向上前进1

7、0m,重力所做的功等于J,拉力所做的功等于J。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做好题目的分析工作从而理解题意,并形成一般解答计算题的规范格式。简单机械计算复习,讲练结合。【公式强化】让学生回顾杠杆计算有关公式:F1l1=F2l2【运用实例】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身体可视为杠杆,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g=10N/kg)(1)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2)若0B=1.0m,BC=0.4m,求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已知:m=56kg0B=1.0m,BC=0.4m求:G,F解:(1)G=mg=56kg×10N/kg=5

8、60N(2)0为支点,重力G为阻力,0B为阻力臂,那么动力臂即为0B加BC,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BC+0B)=G×0BF×(1m+0.4m)=560N×1mF=400N【规律总结】对于杠杆类的计算,首先应将复杂的实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