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浮力教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浮力教案

ID:29674256

大小:1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2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浮力教案_第1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浮力教案_第2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浮力教案_第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浮力教案_第4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浮力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浮力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1讲浮力一、复习目标1.回忆并掌握浮力的概念和浮力产生的原因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题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会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复习重难点1.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和热机效率的计算2.判断能的形式以及相互转化和转移3.了解能量守恒定律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浮力1.浮力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2、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3、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的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

2、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4、二次称重法测浮力F浮=G-F知识点二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2、数学表达式:F浮=G排液还可以用公式表示:F浮=m排g=ρ液gV排3、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关于阿基米德的讨论1、区分:浸没、浸入、浸在、没入;2、F浮=ρ液gV排ρ液——液体的密度;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3、F浮=ρ液gV排——决定式表明浮力大小只和ρ液、V排有关,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及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知识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

3、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物体上浮:F浮>G物下沉:F浮ρ物下沉:ρ液<ρ物悬浮:ρ液=ρ物3、漂浮物体:V排

4、铁块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32牛。把它全部浸在水中称量时,读数是12牛。铁块受到浮力是多少牛?【解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的浮力,利用二次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答案】20N【例3】一桥墩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是25m3,它所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解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的浮力,其大小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因桥墩的下表面在泥土中,故下表面水的压力是0N,所以桥墩收到水的压力是0N。【答案】0N题型二阿基米德原理【例4】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球所受的重力、浮

5、力都不变B.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C.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D.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解析】木球在露出水面之前上浮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露出水面,排出的液体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质量不变,所以木球的重力也不会改变。【答案】A。【例5】某物体重为0.5牛,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水为0.3牛,则它受到的浮力()A、一定是0.3牛B、可能是0.2牛C、一定是0.5牛D、可能是0.4牛【解析】若烧杯中的水是满的,则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浮力等于0.3N;若水未满,则G排会大于G溢,此时浮力会大于0.3N;所以D正确。【答案】

6、D考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例6】如图所示,A、B两物体静止在水中()A.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不等,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C.两物体的密度不等,B物体的密度大D.两物体的重力不等,B物体的重力大【解析】(1)物体A漂浮,故FA=GA,物体B悬浮,故FB=GB,因A、B的重力和体积关系未知,所以浮力大小无法判断,故A、B、D选项错误;(2)物体A漂浮,则ρA<ρ水,物体B漂浮,则ρB=ρ水,所以ρA=ρB,故C正确;【答案】C【例7】如图所示,将一底面积为30cm2,高为10cm的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将物体完全浸没在

7、某种液体中,物体下表面距液面20cm时,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为4.8N.g取10N/kg.求:(1)此时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2)液体的密度.(3)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解析】(1)此时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2)液体的密度(3)V排=V物=30cm2×10cm=300cm3=3×10-4m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0.8×103kg/m3×10N/kg×3×10-4m3=2.4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G-F浮=5N-2.4N=2.6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