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22.2核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22.2核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ID:29678455

大小:1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2

九年级物理全册22.2核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_第1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22.2核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_第2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22.2核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_第3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22.2核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_第4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22.2核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全册22.2核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核能》◆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安排在“能源家族”之后,“太阳能”之前,在知识结构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堂课体现了新课标要求,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在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教学探究实验活动,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常识性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2、常识性了解裂变、链式反应、聚变的大致情况和原子弹、氢弹的制造原理及核反应堆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学习相关知识,养成学生关注高新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启发学生树立为祖

2、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原子核裂变和链式反应,核聚变的原理及如何利用核能更多的给人类造福。【教学难点】原子核裂变和链式反应,聚变的原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火柴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图片1:1945年8月6日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这个“小男孩”的巨大毁灭力,令日本广岛核爆中心方圆2公里内所有建筑物全部被夷为平地。展示图片2: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你知道原子弹为什么会突然放出那么大的能量的呢?随后,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西部地区新疆

3、罗布泊上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完全的成功,氢弹和原子弹的原理相同吗?二、知识讲解:(一)核能1、原子结构以水分子为例:它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1)氢原子由原子核和一个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有一个质子,质子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二者电荷量相同。(2)氧原子由原子核和八个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有八个质子和八个中子,由于中子不带电,所以正负电荷量仍然相同。1、核能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都是极其困难的。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时,

4、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二)核裂变1、发生裂变的条件通过看书知道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t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才能发生裂变,放出能量。外界中子停止轰击,裂变也就停止了。怎样才能让裂变继续下去呢?2、链式反应用火柴模拟类比链式反应,将火柴搭成如课本图示的结构,点燃第一根火柴后,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在分裂时,会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会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会继续轰击其他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这就是裂变中的链式反应。3、核电站

5、利用核能发电展示核电站的动画,讨论核电站的能量转化。4、核武器——原子弹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的作用就是控制链式反应。如果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制成了原子弹。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抵制核大国的威胁,于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我们制造原子弹是为了消灭原子弹。我们需要和平利用核能。(三)核聚变1、发生聚变的条件前面的学习知道电能生磁,磁能生电。科学家利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发现,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核能的过程叫聚变。有时称为热核反应。氘核与氚核在超高温

6、下结合形成氦核和一个中子,能释放大量核能。这一过程就是聚变。2、核武器——氢弹氘核和氚核都属于氢核的一种。大量氢核的聚变,可以在瞬间释放惊人的能量。氢弹利用的就是聚变瞬间释放的能量。核聚变目前无法控制,但可以用来制造氢弹。我国科学家用不到三年的时间研制,于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验爆炸。氢弹的威力大于原子弹。可控聚变尚未实现,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氘核,科学家预言,通过可控聚变来利用核能,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今后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三、课堂总结:1、什么是核能?2、核裂变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应用?1、核聚变

7、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应用?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五、板书设计:第2节核能一、核能二、核裂变1、条件2、链式反应3、核能发电4、原子弹三、核聚变1、条件2、氢弹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