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新人教版选修6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新人教版选修6

ID:29686661

大小:5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2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新人教版选修6_第1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新人教版选修6_第2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新人教版选修6_第3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新人教版选修6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新人教版选修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力演练:选修六第一讲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1.(2012·淮安调研)读“土壤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对应的要素分别是(填数码代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备选答案:①土壤;②食品;③水体;④大气)(2)图中的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划分可分为大气污染、________污染和________污染等。(3)治理土壤污染,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各种________,其次要采取措施增加土壤对有害

2、物质的________能力。(4)图中固体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城市垃圾。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应坚持“________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壤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机理,它主要通过农作物、水体,最后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答案:(1)④ ① ③ ② (2)水体 土壤 (3)土壤污染源 容纳净化 (4)资源 填埋2.读下图,图甲显示2009年前后各国的每年伐林率,图乙为X地区某块农用土地的有机物、氮及钾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1)2009年前后伐林率高的

3、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纬度的________(类别)国家,这些国家多数因为________而伐林。(2)X地采用迁移农业方式耕作,请简要分析土地被开发和焚烧后,土壤中的有机物、氮和钾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解释原因。(3)图甲中X地森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森林面积净增2054.3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这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果。解析:第(1)题,从图甲中可知2009年前

4、后伐林率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发展中国家,多因开荒种粮或出口木材而采伐森林。第(2)题,X地为亚马孙平原,焚烧后,土壤中的有机物、N、K呈下降趋势。第(3)题,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第(4)题,森林净增的原因是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答案:(1)低 发展中或欠发达 开荒种粮或出口木材(2)土地被开发和焚烧后,土壤中有机物、氮和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原因:开荒耕作后,农作物耗费了土壤中的氮、钾元素;森林破坏后,水土流失加剧,养分流失严重。(3)人口的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4)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3.

5、(2012·海口调研)右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说出图中A、B两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简要说明理由。(2)若A地区过度开垦,将会对乙河流下游及其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解析:第(1)题,A为武夷山山区,环境保护的重点应为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B地区环境重点应为保护湿地,防止水污染等。第(2)题,A地区过度开垦会造成水土流失,下游旱涝灾害增多,三角洲面积扩大,同时会影响河口处渔业资源。答案:(1)A地区以保护森林,保持水土,保护水质为主。理由:位于湿润的山区,河流上游源地。B地区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湿地(湖

6、泊)为主。理由:位于河流中下游湖泊沿岸,人口密集,城镇较多,经济较发达。(2)河流下游旱涝灾害增多;三角洲面积可能加速扩大;水质下降,污染加剧,可能使河口地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也可能因营养盐类增多,渔业资源更丰富。4.(2012·深圳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1:2011年3月11日人民网讯 据环境新闻网报道,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韩国的气候学家们组成的课题组最近发表研究成果称,到21世纪末期,北极地区的气候将由极地、副极地气候变为更温暖的气候类型。随之而来的变化包括这一地区的冰原逐渐消退。材料2:漫画“家园”。(1)以上图文

7、材料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2)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该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3)解决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哪些?(4)美国在解决该问题的态度上不如欧盟主动,试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及应采取的措施等知识。第(1)题,由材料和漫画可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企鹅失去家园。第(2)题,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河水上涨,进而使海平面上升;此外,还会影响世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第(3)题,解决措施可从减少化石燃

8、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归纳。第(4)题,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欧洲岛国或沿海国面临严重威胁;而美国内陆面积广大,海平面上升对其影响较小。答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