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二讲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湘教版选修6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二讲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湘教版选修6

ID:29686675

大小:3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2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二讲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湘教版选修6_第1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二讲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湘教版选修6_第2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二讲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湘教版选修6_第3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二讲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湘教版选修6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二讲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湘教版选修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选修6第二讲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湘教版)1.(2012·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说出A区域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2)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说明危害更严重的地区及理由。(3)比较D、E两区域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解析:图中A区域为南方丘陵山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为土壤侵蚀,易引发石漠化。B、C均面临土壤侵蚀,但B地区危害更严重,这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密不可分。D处森林具有防风护沙、保护农田的作用,E区域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答案:(1)土壤侵蚀。石漠化(或土壤贫瘠)。

2、(2)B区域更严重。原因:地表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3)D区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区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概括我国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2)简要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3)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特大沙尘暴的变化趋势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并说明其主要人为原因和治理措施。解析:第(1)题,A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其自然环境特点应从当地气候、植被、地表径流等方面分析。第(2)题,沙尘暴路径走向基本与我

3、国冬季风风向相同。第(3)题,由沙尘暴的定义可知,沙尘暴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应根据原因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答案:(1)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沙漠广布、地表径流量小。(2)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亚洲高压的东部)盛行西北风。(3)土地荒漠化。人为原因:北方草原过垦过牧;不合理灌溉;工矿建设等。治理措施:退耕还草;合理放牧(控制载畜量);草方格治沙;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矿区恢复植被。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2011年3月我国公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

4、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两屏三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材料2:下图为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图。材料3:下图为某地社会、生产、生态系统联系图。(1)若材料3中图示现象发生在A地带,则材料3图中②表示______(某种生态破坏现象)。(2)简析材料2图中①地植被破坏后产生的主要危害。(3)材料2图中②地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地跨横断山区,其生态作用十分重要,是

5、我国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题干可知A地带为南方丘陵山地带。该地区人多地少,为获取更多耕地资源很多地方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问题普遍。第(2)题,材料2中①地是我国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草场广布,但牧草破坏严重,植被的破坏导致本地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第(3)题,应结合本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水文气候、人类活动等方面回答。答案:(1)水土流失(2)草原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程度加深;沙尘暴增多,沙漠化扩大;土壤肥力下降;牧草产量、质量下降,畜草矛盾突出;物种减少等。(3)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处于第一

6、、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崎岖;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降水集中;毁林开荒,过度樵采,乱砍滥伐,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贫困人口较多。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阻止其西部荒漠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生态地位显著。但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条入湖河流,不仅水量在逐年减小,而且流域水土流失形势异常严峻,给环湖地区生态和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带来严重危害。(1)青海湖入湖河流水量减小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青海湖入湖河流水量的减小,会导致湖水的盐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青海湖入湖河流水量减小可能带来哪些危害?(4)当地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青海湖环境进一步恶化?解析:青海湖入湖水量减少与全球变暖、沿湖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有关,入湖水量减小,会导致湖水盐度增大,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答案:(1)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沿湖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2)增大(3)由于入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