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 1.6 物质的分离教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6 物质的分离教案 浙教版

ID:29689245

大小:22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2

八年级科学上册 1.6 物质的分离教案 浙教版_第1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6 物质的分离教案 浙教版_第2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6 物质的分离教案 浙教版_第3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6 物质的分离教案 浙教版_第4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6 物质的分离教案 浙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上册 1.6 物质的分离教案 浙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物质的分离课题:物质的分离课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①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②了解结晶及结晶的几种方法。③能对不同的物质选用正确的结晶方法。④能分析生产生活中结晶的实例。技能目标: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观察能力。情感目标: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②体验理论联系实际;③体验探究过程中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探究过程中渗透的科学美。教学重点: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结晶的方法及适用范围教学难点:结晶的方法及适用范围教学准备: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硫酸铜晶体、食盐教学设计备注一、引言:拿出2个烧杯分别

2、倒入10mL、20mL的热水,在分别放入硫食盐和酸铜晶体,充分搅拌溶解形成浓溶液。再把食盐溶液分两杯;分别标上1、2、3号问:这是一个什么过程?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将溶解在水中的这两种晶体重新取出来。二、新课教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1号烧杯中已经溶解的食盐提取出来?如何实验?这样要将水蒸发完需要的时间很久,如何进行改进?我们来试一试那么就是要换仪器,使之能直接加热,使温度能快速上升而蒸发皿就是这样一个可以直接进行溶液的蒸发拿出实验器材时要介绍他们各自的名称在等待的过程中问学生1、同学们而蒸发皿是直接加热的,为什么

3、?(蒸发皿是瓷做的,耐热)2、我为什么一直不停得进行搅拌?(使受热均匀,散热快这样液体就不易)3分钟后有食盐晶体析出,讲述:结晶:溶质以一定几何外形的固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问: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使食盐晶体从溶液中析出?追问:是从哪里析出来的?归纳:为什么蒸发溶剂能析出晶体?蒸发溶剂过程中,溶液成分的变化:食盐溶液蒸发溶剂刚好饱和蒸发溶剂晶体学生观察答;溶解的过程学生回答:蒸发溶剂。。。。学生回答: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进行加热1、倒掉一部分,进行蒸发(师即使点评:隔了一层石棉网温度不能马上上升,用的时间还是较久)2、

4、到进试管中直接加热,(水沸腾时不能即使散热,会溅出,危险)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讨论答:蒸发溶剂再答:溶剂中归纳:(不饱和)溶剂质量()的溶液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那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结晶。在回头看之前热的硫酸铜浓溶液和食盐浓溶液,发现硫酸铜浓溶液有晶体析出来,而食盐溶液未有晶体析出来让学生看长出来的硫酸铜晶体问: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使硫酸铜晶体从溶液中析出?这种结晶的方法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问:那为什么冷却热饱和溶液可以使晶体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冷却浓溶液的过程中,溶液成分的变化:1晶体高温下降

5、温刚好饱和降温2低温下的不饱溶剂质量()的溶液溶剂质量()的饱和溶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液和溶液那现在这杯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和之前热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比是变大还是变小,或者不变追问:为什么?总结结晶的两种方法追问:那为什么浓食盐溶液用这种方法不能析出晶体?(在PPt上打出硫酸铜和食盐的溶解度图)总结两种方法适用的情况(手拿结晶出来的硫酸铜晶体)因为溶剂中溶有溶质,蒸发溶剂形成饱和溶液,再蒸发溶剂,溶质就会析出。答:先变为饱和溶液,再析出晶体学生回答:冷却热浓(饱和)溶液(后者可能未想到)学生回答:冷却热饱和

6、溶液就是降低温度,使物质的溶解度降低(因为溶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饱和溶液中晶体析出)答:变小再答:现在晶体析出来,就是溶质变小,而溶剂不变,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学生回答:1.蒸发溶剂2.冷却热饱和溶液学生讨论: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蒸发溶剂:适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学生讨论:在PPt上打出各种固体的图片,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外形是否规则可以分俩类,这两类就是晶体与非晶体,也就是说晶体与非晶体还有一个区别就是有无规

7、则的几何外形。展示硫酸铜晶体和食盐(在手上摇一摇)问:他们的颜色和形状分别是怎样的?三、课堂小结:结合板书进行总结四、作业设计:你知道我们所吃的食盐是从哪里来的吗?追问:知道怎么来的吗?(PPT展示晒盐的图片)除了能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还能从湖水中提取食盐。我国有许多盐碱地,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氯化钠和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406080100氯化钠/克35.735.83636.637.338.439.8温度/℃0102030

8、……90纯碱/克7.112.521.538.8……43.9一名中学生刚学完这课,想回家模拟晒盐,他用杯子配制半杯盐水,过几天,发现杯子的溶液量变少了,为什么?尝了一下,感觉比刚配制的要咸,为什么?再过几天观察,发现并有晶体析出,第三次尝,感觉与第二次尝的一样咸,为什么?再过几天观察,发现溶液的量更少,尝一下,感觉这名中学生在20℃时,配制了30g的饱和食盐水,恒温蒸发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