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随堂巩固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随堂巩固

ID:29690002

大小:1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2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随堂巩固_第1页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随堂巩固_第2页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随堂巩固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随堂巩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随堂巩固一、选择题(2012·南通调研)下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某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2题。1.2010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该国人口数量最高值出现的年份大约在(  )A.1995年       B.2014年C.2026年D.2030年

2、解析:第1题,坐标图的突破点在于横纵坐标的读数以及曲线变化的趋势。由图可知,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维持在5%左右,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可判断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第2题,依据题意可知,“人口数量最高值”出现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的时期,即2026年。由图中三条曲线的变化情况可知,实线表示人口出生率;另一条呈下降趋势的曲线为自然增长率曲线;呈上升趋势的曲线为死亡率曲线。由图可看出2026年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人口数量最大。答案:1.D 2.C(2012·济南调研)2010年11月,我国

3、展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4题。3.与前几次相比目前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更不均衡B.人口增长速度各地差异大C.人口迁移量大D.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4.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  )①人口数量 ②人口年龄构成 ③人口合理容量 ④城市化水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3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的数量规模逐渐增大,流动性增强,导致人口统

4、计越来越复杂。第4题,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得知我国实际人口数量,各年龄阶段的人口构成情况;由城镇人口数量,可得知城市化水平。答案:3.C 4.B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省区平均人口密度和老年人口(>60岁)比重。读图完成5~6题。5.导致两省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自然灾害6.两省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可能是(  )A.甲省区为“三低”类型人口增长模式B.甲省区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C.乙省区为“高高低”类型人口增长模式D.乙省区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解析:第5题,根据轮廓可

5、判断甲省区为贵州省,乙省区为江苏省,故影响两省区平均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因素为地形。第6题,根据老年人口比重可判断甲省区人口发展阶段低,应为传统型;乙省区进入老龄化社会,属于“三低”类型。答案:5.A 6.D二、综合题7.(2011·上海高考)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问题。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1)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___________%。(2)2010

6、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上升1.91%。______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3)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10年,20~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____________年到____________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4)分别读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95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198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从2010年图和2000年图上我们可以得出0~4岁婴幼儿的比重分别是6.0%和7.0%,由此可知,2010年比2000年大约下降了1%。第(2)题,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第(3)题,从2010年向前推20~24年即可得出结论。第(4)题,从两年的金字塔图上不难看出两年龄阶段的比例差异,其原因可以是1953年新中国成立,

8、医疗保健状况改善,生活水平提高,而1982年与计划生育有关。答案:(1)1 (2)2010 (3)1986 1990(4)1953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医疗保健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1982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