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7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时作业 人教版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7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时作业 人教版

ID:29697115

大小:1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2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7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时作业 人教版_第1页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7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时作业 人教版_第2页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7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时作业 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7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时作业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届高考物理(大纲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实验7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2013·重庆模拟)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安装斜槽轨道时,应该让斜槽末端点的切线保持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  )A.入射球得到较大的速度B.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心碰撞后速度均为水平方向C.入射球与被碰球碰撞时动能无损失D.入射球与被碰球碰撞后均能从同一高度飞出答案:B2.如图,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仪器按要求安装好后开始实验,第一次不放被碰小球,第二次把被碰小球直接静止地放在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在白纸上记录

2、下重锤位置和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依次为O、A、B、C,设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依次为m1、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A、BB.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B、AC.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将同时落地D.m1·=m2·答案:BCD3.(2013·朝阳区期中测试)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验的装置图.(1)甲、乙两图中,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图是________.(2)关于甲、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只有甲实验必须测量质量B.只

3、有乙实验中需要记录时间C.乙实验必须使用重垂线D.两个实验都需要使用刻度尺解析:(1)甲图用来验证动量守恒,乙图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2)乙实验不需要重垂线.答案:(1)甲 (2)AD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先让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附近静止,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

4、__.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B.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C.小球a、b的半径r;D.小球a、b在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答案:BE5.(2013·重庆联考)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

5、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三个落地点.(1)请你叙述用什么方法找出落地点的平均位置?并在图中读出OP=________.(2)已知mA∶mB=2∶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由图可以判断出R是________球的落地点,P是________球的落地点.(3)用题中的字母写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解析:(1)用圆规画出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痕迹都圈在里面

6、,其圆心就是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由图中读出O=17.5cm.(2)由mA>mB知mA是入射球,mB是被碰球,则R是B球的落地点,P是A球的落地点.(3)表达式为mA·=mA·+mB·.答案:(1)见解析 17.5cm (2)B A (3)见解析6.(2013·奉贤区模拟)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冲量后,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正碰并黏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和碰撞后两车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

7、电源频率为50Hz.则碰撞前甲车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甲、乙两车的质量比m甲∶m乙为________.解析:由题图知v甲=m/s=0.6m/s,v共=m/s=0.4m/s.由=(m甲+m乙)v共,m甲∶m乙=2∶1.答案:0.6 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