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

ID:29708016

大小:12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2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_第1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_第2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_第3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_第4页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巴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20分,第I卷的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第I卷(63分)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论王熙凤王昆仑在《红楼梦》一部大书的开始,我们第一次看到王熙凤,她那活跃出群的言行,彩绣辉煌的衣装,就能使人觉得这个人物声势非凡。《红楼梦》作者对于王熙凤出场的写作工力,也并不弱于托尔斯泰之写安娜·卡列尼娜的出场吧?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    一语未

2、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跟,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所谓‘辣子’,你只

3、叫他‘风辣子’就是了.......”首先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人皆屏息,她独放诞。特别是神情活跃,装饰辉煌,气势更高人一等。在这顷刻之间,王熙凤既“细细打量”黛玉,称赞她生长得“标致”,又为黛玉母亲亡故而流泪,又责怪自己不该招引起贾母的伤心,又问黛玉读书、吃药,又关照给林姑娘搬东西,打扫屋子等等,这一连串明快变化的形象,已使我们一开始就看到这一人物的特征。作者更在这一小段速写之后,借贾母之口,对读者爽快地指出凤姐性格,叫她作“破落户儿”。    《红楼梦》不同于许多传奇故事的重要特点,就在于作者不使宝玉黛玉恋爱故事孤立存在,而是产生在一个高贵、庞大

4、而又矛盾复杂的大家庭中。固然是通过宝黛恋爱写一个家庭,同时也是通过一个家庭写一个时代社会,实际上,作者曹雪芹用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败,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来作清朝康、雍、乾时代统治阶级的镜子。这正是作者伟大的成就。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已经挽救不了自己的灭亡,但它坚决要抢先一步扼杀下一个时代的新生萌芽和他们的恋爱自由。王熙凤就是一个濒于灭亡的大家统治层的执行者。在恋爱故事中少不得宝玉、黛玉、宝钗,在家庭内部生活结构中少不得王熙凤这一根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如果把王熙凤这一人物从书中抽了出来,《红楼梦》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所以,可以说作者

5、是把宝玉、黛玉、宝钗和凤姐四个人都当作第一类重要人物而配合着塑造出来的。    在中国古典著作中,不容易找到以如此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凤姐不是《左传》的郑庄公、《史记》的汉高祖,也不是《金瓶梅》的潘金莲或《聊斋》的仇大娘。比较起来使人能联想到的也许是《三国演义》的曹操吧?行将垮台的封建家庭和行将垮台的封建王朝,有着共同的规律,它们的当权者也会有着相类似的性格和作用。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不许“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是曹操,支持汉朝统治残局的是曹操。挖空汉朝实际统治权只留一个空壳子的是曹操,加速地结束了汉代统治的也是曹操。凤姐在贾府的使命从某

6、一种限度内看来颇有一些类似。《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作者刻画出一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不但使她充分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足证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之不可忽视。1.依据第2段,不属于文中所说的“写作功力”的一项是()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B.侧面烘托的心里刻画。C.揭示人物性格的服饰描写。D.赞美人物形象的肖像描写。2.“《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的意思是()A.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生活的真实,

7、同时具有文学的魅力。B.凤姐的形象具有性格的多重性,给读者不知何为恨何为爱的联想。C.小说中的任务形象往往能够引发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或联想。D.凤姐的形象就像《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既让人恨又让人爱。3.下列各项表述,与原文大意一致的一项是()A.《红楼梦》塑造的王熙凤与托尔斯泰塑造的安娜·卡列尼娜具有相同的艺术魅力。B.作者认为,《红楼梦》一开场就奠定了王熙凤多面的性格特征。C.“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是说王熙凤是《红楼梦》众多人物中起支撑作用的人物。D.在中国古典著作的人物典型中,再也找不到用“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

8、3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其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