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报告成品

地震勘探报告成品

ID:29719749

大小:2.60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2-22

地震勘探报告成品_第1页
地震勘探报告成品_第2页
地震勘探报告成品_第3页
地震勘探报告成品_第4页
地震勘探报告成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勘探报告成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六章展望第一章绪论煤层气(瓦斯)是由煤化作用形成的赋存在煤层中的以甲烷为主自生自储的混合型非常规天然气气体。煤层气是除常规天然气以外,资源量最大、最为现实的洁净能源,开发煤层气对调节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减少灾害,提高经济都具有直接意义,同时也是常规天然气资源的重要补充。我国煤层气资源量相对丰富,居世界第三。据最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成果,全国煤层埋深2ooom浅煤层气可采资源量10.9x1012m;,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约占全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56%以上。开发利用这一优质洁净的新型能源,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

2、善,有利于解决煤炭开采中的矿山安全问题,同时可以增加气体能源,改善能源结构[2]。自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煤层气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商业化进程急剧加快,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对于开发煤层气产生的巨大效益形成共识1煤层气开发利用环境效益评估在进行煤炭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大量的煤层气以通风瓦斯的形式被排放到大气中,据联合国调查统计,我国仅采煤集中排放的甲烷量就达194亿m;,占世界总煤层甲烷排放量的35%,相当于荷兰全国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总和,且仍以每年1.7亿m;的速度增

3、加[310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Q),是仅次于CO:的重要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等主要温室气体包裹在地球周围,具有很强的吸收热辐射能力,在选择性吸收了地球的辐射能后,部分会再通过反射回到地球表而使得大气保存部分辐射能量,阻比了热辐射向外层空间的散射,使大气中的热能积聚越来越多,最后造成了地球表而温度比其辐射平衡时的温度高,形成温室效应。此外,煤层气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非烃类有毒气体,例如HZS,SOZ,CO和COZ}4}。如果将煤层气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当人呼吸这些有毒气体达到某一临界当量时,就会

4、导致直接死亡。由于单独抽采利用煤矿瓦斯的不经济性,所以大量的煤层气都没经任何处理和利用就被直接排放到了大气中。如果煤层气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实质上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保护环境,体现了煤层气资源的环境效益。2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安全效益评估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最重要的还体现在安全效益方而。如果单从经济账上看待煤层气资源开发,就会得出“煤层气不如天然气合算”、“煤层气不如煤炭开采价值高”等扭曲结论。实际上煤层气不开发利用不仅会随着煤炭的开采白白浪费,增加温室效应、破坏环境;更重要的它还是导致煤矿灾害频发的头号元凶。

5、据统计,从建国至2009年8月,我国煤矿共发生25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共死亡3957人,其中19起是瓦斯事故,死亡2643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76%和66.8%}5}。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是防治瓦斯,只有在煤炭生产中先采气后采煤,才能有效地减少采煤过程中的矿井瓦斯涌出量,最终减少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另外,煤层气开发利用安全效益还体现在降低煤矿职业病率、减少煤矿瓦斯治理费用、提高煤矿开采效率等方面。34第六章展望2.1煤层气开发利用使煤矿瓦斯事故减少煤层气开发利用减少煤矿瓦斯事故的直接效果是减少瓦斯事故所造成

6、的损失,主要包含事故所造成的人员生命价值的损失和生产设施破坏损2.2煤层气开发利用减少职业病损失随着我国对煤炭需求的增大,不仅煤矿数量增多,综采、综掘技术也在迅猛发展,粉尘危害已经成为煤炭行业最为严重的危害。我国煤炭行业采煤作业工人高达800万人,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产业技术和管理模式落后等原因,煤炭行业职业危害的发生率在我国众多产业中长期居高不下,其中尘肺病的发病总人数占我国尘肺病发病总人数的近58%。对于尘肺病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预防主要是从粉尘的防治着手,结合研究治疗尘肺病的辅助措施。其中利

7、用煤矿瓦斯抽放钻孔进行综放而煤层注水防尘是一个非常好的措施。据项目统计,将全部测尘数据整理后与不注水(静压)区域的测尘数据进行比较可知:其中呼吸尘降低70%,全尘降低80%。由此可大大降低煤矿的尘肺病的发病概率,有效的减少因职业病而带给企业的赔偿支出。3煤层气资源的能源替代效益我国能源结构与其他国家和世界能源结构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占到70.4%以上,石油占20.8%,天然气占3.3%,能源结构十分单一,这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战略都具有较大的负而影响。2008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国名列

8、第三,在世界大国中发展速度第一。庞大的经济体系以及高速发展的速度对我国能源供给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994年我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仅为1.9%,到2010年将达到49%,而届时本土生产能力将不超过2亿t。我国将而临着2亿t的石油缺口。我国天然气资源相当I乏,目前已探明储量226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