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龙同志简要事迹材料

陈其龙同志简要事迹材料

ID:29728154

大小:58.67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2-22

陈其龙同志简要事迹材料_第1页
陈其龙同志简要事迹材料_第2页
陈其龙同志简要事迹材料_第3页
陈其龙同志简要事迹材料_第4页
陈其龙同志简要事迹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其龙同志简要事迹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附件拟推荐对象简要事迹材料一、奋进奖1、陈大兴同志简要事迹材料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1982元提高到2017年的12000元,从一穷二白的“空壳村”壮大为集体固定资产积累达4000多万元的富裕村,村集体经济余留350余万元,大坝村翻天覆地变化,村支书陈大兴功不可没。1996年的大坝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坝、大坝、烂路烂房烂坝坝,姑娘要嫁,千万不要来大坝。”村子贫穷落后,无人愿意挑起党支部书记重担,老支书陈万德临终重托,要陈大兴来当大坝村的带头人。从那时起,这位28岁的年轻人在支书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2年。22年来,他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执着与坚韧,

2、-33-打通了村民致富路,安装太阳能路灯近268盏,实现安全饮水、生活用电、联户路全覆盖,筹措资金为村民修建别墅131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坚持走“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种植金刺梨5000亩,建成肉牛养殖场和蚂蚱养殖大棚,合作社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分别建立“136”(10%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30%作为管理费,60%按亩分红)和“235”(20%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30%作为管理费,50%按亩分红)的分红模式,实现利益联结全覆盖。建成年产5000吨果酒的村办企业,既解决了金刺梨种植户的鲜果销售,又让大坝村

3、村民就地转为工人,实现家家住别墅,户户有产业,人人有班上,为贵州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亮点。2、余留芬同志简要事迹材料30年前嫁到岩博村这个贵州西部边远小山村的余留芬,被贫困压得直不起腰来。穷则思变,她先后走村串户为群众照相,后来开小餐馆、小卖部,成为了岩博村首先富起来的人。面对生活仍然十分艰辛的村民,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把乡亲们都带富起来。2001年,当上村支书的她垫资4万元,修通一条长4公里的出山路。之后,她又拿出自家的4万元积蓄,多方筹措凑齐23万元赎回了村里的1480亩转包出去的林场,掘出岩博发展第一桶金。随后,她带领乡亲们建砖厂、办酒厂、

4、搞养殖、开山庄和火腿加工,采取“招商引资+集体入股+村民入股”的方式,1012户贫困群众利用“特惠贷”资金以“三变”模式成为股民。十九大后,“人民小酒”两个月就接到5.6亿的订单。如今,岩博集体资产达6200万元、集体经济积累472万元,村民拥有入股分红、创业收益和务工工资三份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5万余元。在联村党委的带动下,三个村2014年的440户108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9.72%下降到0-33-。2017年春节,村里拿出900万元向所有村民按股分红,所联三个村1012户村民,户均分红近万元。昔日贫困落后的边穷

5、山村蜕变成为美丽富裕的新时代美丽乡村。3、吴富才同志简要事迹材料在外出务工十几年的他决定回乡创业,从承租100亩田兴建苗木培育基地开始,逐步发展到无公害优质蔬菜、瓜果种植、苗木培育、造林绿化多业并举,成为了三穗县“十佳”致富带头人。2014年当选为颇洞村党支部书记后,吴富才带领颇洞村两委积极探索出“党社联建”模式,积极培育乡村旅游、采摘体验、苗木花卉、食宿餐饮、生态种养、建筑工程、电子商务等多元产业,建成42亩的生态农庄1个、4800平方米的热带植物馆1个、400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广场1个、占地面积640平方米总长80米的文化长廊1座,同时培育出

6、800亩花卉园、300亩蓝莓园、50亩玫瑰庄园、20亩草莓园、50亩葡萄采摘体验基地、400余蔬菜基地、200米绿色长廊等农业产业旅游景点,逐步形成集农业体验、农家休闲、田园度假、山庄避暑、自然观光、户外旅游为一体的极具北侗风味的AAA级乡村旅游景区。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30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6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68万元,现金分红366万元,村级固定资产积累6000余万元。由他发起成立的颇洞村爱心协会是三穗县第一家村集体筹资的爱心公益协会,两年共帮助困难群众2000余人,累计资助爱心资金达20余万元。-33-累计扶持特殊困难

7、人群高龄老人、计生两户、五保户及奖励最美颇洞人等资金71.68万元。先后得到赵克志、陈敏尔、孙志刚三任省委书记的大力点赞。4、周绍军同志简要事迹材料周绍军,男,中共党员,1969年1月出生,仡佬族,中专文凭。现为贵州省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外打工多年的他知道,打工的日子不好过,家里的乡亲日子也紧迫,于是,1998年回到大屯村创业。2001年当上了村主任。当时大屯村有一片600亩的老茶园,老茶园只种不管。他深刻认识到必须抓出一个样板,才能带领更多人参与种茶。2015年,他放弃自家正在发展的养牛场,用家产抵押贷款260

8、万元,建起了大屯兆豐专业合作社。2016年募集资金965万元,建成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把村里的贫困户和其他茶农都以茶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