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优秀混凝土试验报告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优秀混凝土试验报告

ID:29730210

大小:1.80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2-22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优秀混凝土试验报告_第1页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优秀混凝土试验报告_第2页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优秀混凝土试验报告_第3页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优秀混凝土试验报告_第4页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优秀混凝土试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优秀混凝土试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实验报告书学号:姓名:任课老师:实验老师:林峰实验组别:A6梁斜拉QC1实验报告一、试验原始资料的整理1、试验对象的考察与检查件尺寸(矩形截面):b×h×l=119×202×1800mm;构件净跨度:1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RB335;箍筋的种类:HPB300;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试件表面刷白,绘制50mm*50mm的网格。2、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试验内容: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试件编号试件尺寸(mm)试件破坏荷载(kN)试件承压面积(mm2)强度评定(MP

2、a)1100×99×100184990018.5862100×99×100194990019.5963100×99×100188990018.990平均19.057试验内容:混凝土棱柱体试块轴心抗压强度试件编号试件尺寸(mm)试件破坏荷载(kN)试件承压面积(mm2)强度评定(MPa)199×100×298124990012.525299×100×298132990013.333399×100×313108990010.909平均12.256=18.1MPa=11.6MPa钢筋拉伸试验数据钢筋Φ4Φ6Φ8Φ10Φ12Φ14Φ18Φ22(MPa)316.

3、946302.2449222.4077466.1718398.4823422.1161408.3805492.927(MPa)372.212474.8413170.7887677.7483557.2487656.7253614.0465676.2133、试验计划与方案及实施过程中的一切变动情况记录3.1梁受弯性能概述根据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可将梁分为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三种类型。下面以纯弯段内只配置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为例,说明这三种破坏模式[7]。a)适筋梁的受弯破坏过程b)超筋梁的受弯破坏过程c)少筋梁的受弯破坏过程3.2试验目的和要求

4、a)参加并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内容,理解和掌握钢筋混凝土适筋梁受弯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通过实践掌握试件的设计、实验结果整理的方法。b)写出实验报告。在此过程中,加深对混凝土适筋梁受弯性能的理解。3.3试件设计和制作(1)试件设计的依据根据剪跨比和弯剪区箍筋配筋量的调整,可将试件设计为剪压、斜压和斜拉破坏。进行试件设计时,应保证梁受弯极限荷载的预估值比剪极限荷载预估值大。(2)试件的主要参数件尺寸(矩形截面):b×h×l=120×200×1800mm;构件净跨度:1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RB335;箍筋的种类:HP

5、B300;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试件的配筋情况见表3.3.1和图3.3.1;表3.3.1梁斜拉试件的配筋试件编号试件特征配筋情况加载位置b(mm)预估受剪极限荷载PuQ(kN)预估受弯极限荷载PuM(kN)①②③QC斜拉破坏6@250(2)2182106005069斜拉破坏试件图3.3.1梁斜拉试件配筋3.4试验装置图3.4.1为进行梁受弯性能试验采用的加载装置,加载设备为千斤顶。采用两点集中力加载,在跨中形成纯弯段,由千斤顶及反力梁施加压力,分配梁分配荷载,压力传感器测定荷载值。梁受弯性能试验,取L=1800mm,a=100mm,b=6

6、00mm,c=400mm。1—试验梁;2—滚动铰支座;3—固定铰支座;4—支墩;5—分配梁滚动铰支座;6—分配梁滚动铰支座;7—集中力下的垫板;8—分配梁;9—反力梁及龙门架;10—千斤顶;图3.4.1梁受弯试验装置图(a)加载简图(kN,mm)(b)弯矩图(kNm)(c)剪力图(kN)图3.4.2梁受弯试验加载和内力简图3.5加载方式(1)单调分级加载机制试件的加载简图和相应的弯矩、剪力图见3.4.1和3.4.2所示。梁受弯试验采用单调分级加载,每次加载时间间隔为15分钟。在正式加载前,为检查仪器仪表读数是否正常,需要预加载,预加载所用的荷载是分级荷

7、载的前2级。对于适筋梁,①在加载到开裂试验荷载计算值的90%以前,每级荷载不宜大于开裂荷载计算值的20%;②达到开裂试验荷载计算值的90%以后,每级荷载值不宜大于其荷载值的5%;③当试件开裂后,每级荷载值取10%的承载力试验荷载计算值(Pu)的级距;④当加载达到纵向受拉钢筋屈服后,按跨中位移控制加载,加载的级距为钢筋屈服工况对应的跨中位移;⑤加载到临近破坏前,拆除所有仪表,然后加载至破坏。对于超筋梁,①~③的加载机制同适筋梁;④在加载达到承载力试验荷载计算值的90%以后,每级荷载值不宜大于开裂试验荷载值的5%;⑤加载到临近破坏前,拆除所有仪表,然后加载

8、至破坏。对于少筋梁,①在加载到开裂试验荷载计算值的90%以前,每级荷载不宜大于开裂荷载计算值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