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路市政工程监理规划

达路市政工程监理规划

ID:29733169

大小:187.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2-22

达路市政工程监理规划_第1页
达路市政工程监理规划_第2页
达路市政工程监理规划_第3页
达路市政工程监理规划_第4页
达路市政工程监理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达路市政工程监理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监理规划工程名称:东莞市麻涌镇八达路市政工程建设单位:麻涌镇规划建设办公室监理单位:东莞市粤建监理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秦朝晖(总监理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张立军日期2009年5月18日35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的目标、范围、内容、依据…………第三章、项目监理机构………………………………………………第四章、质量控制的内容……………………………………………第五章、进度控制的内容……………………………………………第六章、投资控制的内容…………………………

2、…………………第七章、合同管理的内容……………………………………………第八章、组织协调……………………………………………………第九章、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监控…………………………………第十章、保证交通监控方案…………………………………………35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东莞市麻涌镇八达路市政工程2、建设地点:麻一村、麻二社区、麻三村区域3、建设单位:麻涌镇规划建设办公室4、监理单位:东莞市粤建监理工程有限公司5、施工单位:湖南星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6、结构类型:刚性水泥砼路面7、建设规模:本工程

3、道路分A、B两条路线,A线施工长度为1434.4m,宽36m;B线施工长度为420.9m,宽25m。8、监理服务期限:8个月9、工程总投资:2256万元。10.东莞市麻涌镇八达路本次设计分A、B两路线,A线起于已建成的主干路—西延线,止于规划主干路—东海大道,途中有两处规划水域,设计一号桥、二号桥跨越;B线起于A线(桩号为AK0+857.497)处,止于已建路(桩号为BK0+440.902),该路为城市Ⅱ级主干路,兼顾为中心小学服务。A路线全长1521.934m,近期双向4车道,双幅路,车行道各宽8.5m,

4、中间7.0m中央绿化带,两侧人行道各宽2.0m,两侧边绿化带各宽4.0m,远期为双向六车道,单幅路,取消中间分隔带,车行道总宽24.0m,中间1.0m双黄线分隔交通流,道路红线宽36.0m,本次施工长度为1434.374m(即AK1+450)止。因终点与东海大道平交成T字型路口,进口道两车道满足交通流组织要求,不需拓宽,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522-95),出口道自缘石半径端点向前30-60m为展宽段,故本次设计预留自出口道缘石半径端点向前约32m为展宽段,以便于东海大道设计时根据高峰小时

5、交通量大小对该交叉口的渠化拓宽设计,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故将桩号为AK1+450定为施工终点;B路线全长440.902m,双向四车道,车行道宽16.0m,两侧人行道各宽2.0m,两侧边绿化带各宽2.5m,道路红线宽25.0m,与规划路十字相交,应甲方意见,本路口暂不拓宽渠化,但本次仅施工到平面图上的施工止线止。11.路面结构设计具体详见《路面结构图》、总体路面结构组成如下:11.1机动车道面层:24cmC35水泥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4.5MPa)基层35l20cm5%水泥稳定石屑(顶面容许弯沉值76.8X0

6、.01mm)l15cm4%水泥稳定石屑(顶面容许弯沉值152.3X0.01mm)底基层l20cm素石粉调平层(顶面容许弯沉值205.2X0.01mm)l50cm石渣(顶面容许弯沉值256.7X0.01mm)l土基回弹模量≮30Mpa(顶面容许弯沉值330X0.01mm)2)本工程行车道面层采用24cm厚(设计弯拉强度为4.5MPa)水泥混凝土路面,其抗弯拉模量Ec=28000MPa。3)混凝土板块划分基本尺寸详见《路面结构图》,交叉口板块尺寸可适当调整,以满足规范、规程为准。4)路面结构层材料及要求⑴水泥混

7、凝土面层面层采用等厚式水泥混凝土板,水泥混凝土由水泥、粗集料、细集料、水及外加剂等组成,最大水灰比不超过0.46,坍落度1~1.5cm。水泥采用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且符合有关规定对级配的要求。石料等级不小于Ⅱ级,压碎值应小于1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含泥量(冲洗法)不大于0.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03)不大于1%。细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且符合有关规定对级配的要求。细度模数应在2.5以上,含泥量(

8、冲洗法)不大于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03)不大于0.5%。粗、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清洗集料、拌和混凝土及养生用水为可饮用水。⑵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石屑底基层5%水泥稳定石屑基层混合料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不小于3.0MPa;4%水泥稳定石屑底基层混合料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不小于2.0MPa;水泥为32.5号或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尽量选用标号较低(32.5号)、终凝时间较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