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ID:29775647

大小:71.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3

高中政治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政治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政治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政治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政治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2(人教版必修1)知识梳理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损益”,即两汉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但有所变化。(1)继续实行皇帝制——继承。(2)改革中央官制,起用布衣为相,实行中朝和外朝制——变化。其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影响:尚书台的官员权力大,但官职不高,有利于皇帝控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同时为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创造了条件。2.魏晋南北朝: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初步形成。3.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1)三省六部制开始

2、于隋,发展完善于唐。(2)三省的职能及长官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中书省:执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掌行政,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掌决政、议政、行政三权,实际将秦汉以来的丞相之权一分为三,归于皇帝,从而大大加强了皇权。(3)六部的职能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为尚书省下设机构。六部分管行政、财政、礼仪、军政、司法、工程等权力,各司其责,中央机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4.两宋:

3、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宋朝中央官制,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分为政事(宰相行使职权)、军务(枢密院行使职权)、财政(三司使行使职权)三大系统,相互平行,分别由皇帝直接统辖。5.元朝:综合蒙汉制度,健全统治机构。中书省管行政,下领六部,行使宰相之权。枢密院掌管军队。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1.两汉(1)地方行政制度——郡国二制并行汉初在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二制并行。后来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导致“王国问题”。景帝至武帝时,逐步削弱王国势力,

4、解除了诸侯王的军政大权,诸侯王只衣食租税。此后封国名存实亡。(2)监察制度——刺史制度2.隋朝:地方行政机构实行州县两级制3.唐朝:唐太宗时,在州县基础上,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演变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中后期,节度使实力日益膨胀,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4.北宋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改变唐后期以来“君弱臣强”的局面,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对地方采取极端限制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举措是: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中央派文官做地方官,防止武将割据。宋朝地方政权分州

5、、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5.元朝——行省制度。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内容:山东、山西、河北作为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辖;其他地方设行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拥有军、政、财大权,其最高长官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影响: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疏导引导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权力集中,专制主义指君主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在我国封建社会,权力集中

6、到中央,最后集中到皇帝,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在矛盾主要是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围绕这些矛盾展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巩固统一、抵御外来侵略、加快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消极影响是封建社会后期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空前强化的专制容易形成暴政等。2.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以加强中央集权为核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通过逐步削弱地方权力、加强

7、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由于诸侯国势力威胁中央,从景帝到汉武帝,逐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西汉后期,以州作为监察区,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隋初,形成了州县两级。唐朝以“道”为监察区。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地方的军政、财政、司法等权力被分散,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尤其是边疆的有效控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3.元朝开始大规模实行的行省制度行省制度从元代开始实行,到现在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对中国的政治生活和民众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元代蒙古贵族入主中原,面临着极其棘手的

8、问题,即如何治理庞大的国家和众多的不同民族。在这种情况下,它承袭了宋金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和枢密院。中书省也称都省,是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而对于西藏地区则不设行省,由中央的宣政院直辖。这样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这一制度,元朝管理着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的疆域。●案例阅读下列材料:朱熹在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