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4

ID:29776419

大小:67.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3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哲学第四课《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学习目标】■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怎样的?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概念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及其方法论是什么?3.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课前预习案】(一)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的运动是指什么?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3)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反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二)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关系1、对立(区别):(1)含义不

2、同(2)特点不同:运动是怎样的?静止是怎样的?2、运动与静止统一(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第一,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第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反对夸大绝对运动不可知论;反对夸大相对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诡辩论,最终陷入唯心主义。(三)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指什么?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内容及其方法论)㈠内容(1)规律的客观性是什么(2)规律的普遍性是什么㈡方法论要求:2个(1)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受到惩罚。+材料分析(2)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3、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利用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但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材料分析3、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的原理要求;⑴内容: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材料分析;又要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材料分析⑵反对: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属于唯心主义;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机械唯物主义。本课知识体系:【课堂探究案】【自主探究:辨析】1、规律是永恒不

4、变的。2、规律对人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因此规律有好坏之分。【合作探究:辨析】:1、只要实事求是,办事情一定能成功。2、“制天命而用之”“女娲补天”说明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课堂探究:简答】:简答: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课堂有效练习】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1.(2008重庆卷).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

5、.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2.(2008江苏卷2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3、(2008海南卷20)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

6、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4、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一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B.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5、(03年全国)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A.绘画创作不

7、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决定的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6、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深度撞击”号经过170多天的飞行,成功地在距地球1亿多千米外准确命中坦普尔1号彗星内核。“深度撞击”被比喻为“在高速飞行的针上穿线”。撞击的成功,表明()A.客观规律是可以为人类认识和利用的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C.人类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