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和谐世界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

共建和谐世界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

ID:29784092

大小:77.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3

共建和谐世界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_第1页
共建和谐世界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_第2页
共建和谐世界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_第3页
共建和谐世界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_第4页
共建和谐世界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共建和谐世界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共建和谐世界背景综述——材料一:胡锦涛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的外事工作,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材料二:2006年10月30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与会领导人签署《中国一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明》,为中国——东盟关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材料三:2006年11月18日—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河内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走向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繁荣。胡锦涛发表《推动共同发展,谋求和谐共赢

2、》的重要讲话,提出构建和谐亚太的新主张,并被写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河内宣言》之中。材料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11月5日下午在北京闭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共同宣读了峰会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峰会同时还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宣示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北京行动计划主要阐述未来3年中非经济社会领域合作的规划和内容,体现双方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材料五: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高举和平

3、、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愿与各国人民一道,为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材料六:和谐世界的内涵:建设和谐世界,就是要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进,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材料七:2006年中国外交呈现出“大国关系明显改善,周边关系全面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加强”的总趋势,可谓“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究其原因,“和谐世界”理念的提法顺应“世情民意”。所谓“世情”,指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大背景;所谓“民意”,指世界

4、各国人民都渴望一种“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新秩序。“和谐世界的理念”的提出和践行提升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世界亲和力”,也加强了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话语权。中国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地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与联合国的宗旨是一致的。这也将为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知识链接—— 【经济常识】1.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使各国市场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国际大市场这一整体。这就要求各国同其他国家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发展自己。2.当代世界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

5、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加强合作体现了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的特点。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全球性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发展中战略伙伴关系,正是扩大对外开放的表现,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4.对外贸易的作用。中非、中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峰会的召开,表明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技术的交流,增强双方的经济实力。5.对外贸易的原则。我国的对外贸易独立自立、自更更生和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中

6、国积极与非洲、东盟等开展经济合作是本着互利双赢的目的,以造福双方人民为根本归属的。【哲学常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当今世界呈现出矛盾多样化的趋势,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同时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另外,随着我国国家实力大幅度提升,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对外战略持有某种疑虑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基于对和平与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今世界脉搏的准确把握,我国提出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

7、观事物的发展。“和谐世界”外交新主张,不仅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符合中国、亚洲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符合中国人民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这种新主张,必将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3.用联系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国家和谐与世界和谐、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相结合,坚持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