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劝学 同步练习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劝学 同步练习1

ID:29786559

大小:55.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劝学 同步练习1_第1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劝学 同步练习1_第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劝学 同步练习1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劝学 同步练习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劝学同步练习1  一、基础训练  1.选出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音、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  A.故不积跬步(jí,积累)  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nǔ,低劣)  C.锲而不舍(shě,遗弃)  D.金石可镂(lòu,雕刻)  解析:A.jī;B.nú;C.放弃。  答案:D  2.选出对下面句中加点字“十”“一”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骐骥一跃  ②用心一也  ③不能十步  ④驽马十驾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

2、,③④相同  解析:①一次,②专一,③④数量词。  答案:D  3.选出加点的“而”所表示的关系不同的一项(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解析:前三句表转折,译为“却”;D.表承接  答案:D  4.“疾”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小病,②苦痛,③痛恨,④快、迅速,⑤强、猛烈,⑥通“嫉”,妒忌,⑦弊病,缺点。试确定下面句中的“疾”字该选用哪一个义项,在后面括号里标明号

3、码。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  )  (海瑞)素疾大户兼并                        (  )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  会长老,问人民所疾苦                        (  )  解析:要准确理

4、解实词在句中的意思。  答案:⑤④①③⑦②  5.“绝”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杜绝、断绝,②隔绝,③极、尽、穷尽,④停止、消失,⑤无路可通,⑥很、非常,⑦渡过。试按“疾”字要求做练习。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  佛印绝似弥勒                            (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5、  解析:要准确理解实词在句中的意思。  答案:⑦④⑥②  二、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典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这段话论述了什么道理?论证上有何特色?  解析:概括文段内容并把握论证方法及表达效果。  答案:①学习的重要作用。②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

6、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7.翻译下面的句子。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

7、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解析:要准确把握实词含义。  答案:登上高处来招手,手臂并没加长,但远处的人都能看到;顺着风来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可听到的呼喊声很清楚。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①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疆本②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③备而动时④,则天不能病⑤;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

8、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天论》)  注:①应:适应。②疆本:疆,通“强”;本,指根本,农业生产。③养:指养生的东西。④动时:指耕作适时。⑤病:有“害”的意思。  8.借助于工具书,读通这段文字,然后说一说,这段文字主要说了什么,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解析:综合全篇把握主体内容,不能拘泥于一字一句。  答案:这段文字主要说了天行有常,事在人为,也就是说:自然的发展变化有它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