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ID:29793757

大小:2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3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_第1页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_第2页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_第3页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_第4页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光学工程(0803)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适用学科光学工程一级学科(0803)二、培养目标光学工程在信息科学与技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学科以信息的感知、传输与处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将光、机、电、算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培养在本领域中的科研、教学与技术创新和技术管理的高级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

2、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胜任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科研、教学与技术创新和技术管理的工作,或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三、培养方向1.先进光学传感器及传感网络;2.光学探测、成像与信息处理;3.集成光学与微光机电系统;4.激光与光电子技术;5.光学惯性器件与系统;6.空间光电技术;7.光电精密测量技术及系统;8.光通信、光网络和光电信息融合与处理;9.生物光子学;10.超快与非

3、线性光子学。四、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7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本学科博士研究生根据人才培养和发展需要,主要为一级学科内培养,结合跨学科培养、国际联合培养及校所联合培养等模式。实行导师或联合导师负责制,负责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遵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本学科直接攻博研究生学制为4年;其它类型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在攻读学位期间,要求在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依据培养方案,获得知识和能力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鼓励研究生从入学起就开始学位

4、论文相关的研究工作;博士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五、知识和能力结构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由学位理论课程和综合实践环节两部分构成,如下表所示。知识和能力结构主要体现对研究生业务理论素质、科学及人文素质、实践能力素质、创新意识素质等培养层次,要取得相关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培养方案获得表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博士(不含直博)学位知识和能力结构及学分要求结构类型学位理论课程综合实践环节公共课基础及学科理论课跨学科课选修课学术交流学术报告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学分小计≥4

5、≥7≥2≥0111总学分≥16(需同时满足各类学分小计和总学分要求)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知识和能力结构及学分要求结构类型学位理论课程综合实践环节公共课基础及学科理论课跨学科课选修课专业实践学术交流学术报告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学分小计≥5≥17≥4≥0≥3111总学分≥38(需同时满足各类学分小计和总学分要求)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分为学位必修课、学位必修环节和学位选修课。1.学位必修课(环节)学位必修课(环节)指获得本学科博士学位所必须修学的课程和环节,包括:(1)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第一外国语、专

6、题课等。(2)学科必修课:包括校基础理论课、一级学科理论课和专业课。(3)跨学科课:导师指导下跨一级学科选必修课;学位必修环节:专业实践(直博生)、学术交流、学术报告、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7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学位选修课(环节)导师根据博士研究生知识背景情况及课题研究需要指定选修公共课、本专业课或跨专业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德、日、法等)的博士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作为二外,若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己修英语二外,可以免修;对缺少本学科硕士或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将若干门本学科的硕士或本科核心课程

7、作为选修课程,所修课程记录成绩,不计入总学分要求。2.课程设置(见附表1和附表2)3.学分要求要求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依据培养方案,于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获得知识和能力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硕博连读研究生应同时满足学术硕士学位课程的学分要求,对硕士学术报告及硕士开题学分不做要求。博士研究生可根据导师的安排在2年内(直博生3年内)完成课程学习。七、主要培养环节及基本要求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根据本学科的培养方案,在知识和能力结构及学位论文要求的基础上,由导师或指导小组与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博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

8、个人培养计划分为课程学习计划和学位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2周内制定,研究生据此计划在网上办理选课手续。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计划应在开题报告中详细描述。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确定后不应随意变更。2.专业实践以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