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1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1 人民版必修1

ID:29800673

大小:60.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3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1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1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1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1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二、辛亥革命【内容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教学要求】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考试说明】辛亥革命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2、武昌起义;3、中华民国的成立;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考点解读】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2)中国同盟会:总理:孙中山;机关刊物:《民报》;政治纲领:驱除鞑虏,

2、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3)意义: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地点:湖北武昌;背景: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队伍迅速壮大;思想基础: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组织基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军事准备:同盟会成立后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起

3、义,虽然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革命形势成熟。经过: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结果:成功。影响:清朝统治土崩瓦解。3、中华民国的成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2)中华民国政府:南京临时政府;首都:南京;国旗:五色旗;纪年法: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参议院;颁布时间:1912年3月;颁布者:孙中山。目的:限制袁世凯的独裁,维护民主

4、共和。主要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近代中

5、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探究整合】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在反清斗争上的异同相同点: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都建立了不同性质的政权;其失败都是由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所致;都有体现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不同点:性质不同:前者是中国

6、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者是中国近代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领导阶级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后者是农民阶级领导的。结果不同:前者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后者只是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加速了它的衰落与崩溃。【真题赏析】[真题1](08·广东单科·1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空。”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 B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双新演练】一、选择题1、辛亥

7、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使人民获得充分的民主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2、“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开明专制化呢,还是民主政治?……既然要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不要再流第二次了。”(1906年孙中山的演说)孙中山主张建立的是A议会民主政体B君主立宪政体C议会君主政体D君主专制政体3、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的相同点是A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具有鲜

8、明的资本主义色彩D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土地4、孙中山一生为国操劳,被全球中国人尊为国父,并且是唯一一位在海峡两岸都受到尊重的革命家,这主要基于他A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二、非选择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