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

ID:29808530

大小:1.54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3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_第1页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_第2页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_第3页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_第4页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章末综合测评(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序号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2题。图1           图21.图1中表示岩浆岩与变质作用的分别是(  )A.①、A       B.②、CC.④、BD.⑤、I2.图2中岩石与图1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珊瑚石-④B.大理岩-②C.玄武岩-③D.花岗岩-⑤【解析】 第1题,根据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图中沉积岩这一已知条件,顺着箭头推理可确定②为变质岩,③为岩浆,

2、④为岩浆岩;逆向推理可确定①为沉积物,⑤为风化物。相应地A为固结成岩作用,B、I为变质作用,C为重熔再生作用,D为冷却凝固作用,E、H、G为风化作用,F为搬运、沉积作用。第2题,珊瑚石为沉积岩,大理岩为变质岩,玄武岩和花岗岩为岩浆岩。【答案】 1.C 2.B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完成3~4题。3.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导学号:23010224】A.甲图景观     B.乙图景观C.丙图景观D.丁图景观4.对乙图上雄伟壮丽景观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3、  )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解析】 第3题,读景观图可知,甲为长江三峡,乙为珠穆朗玛峰,丙为桂林山水,丁为壶口瀑布。其中桂林山水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第4题,珠穆朗玛峰应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隆起而成,其雄伟壮丽的景观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而成,A、C错误,D说法不全面。【答案】 3.C 4.B山东省极力推崇“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独特旅游线路,给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中“一山”指的是五岳之首—泰山。结合下图,完成5~

4、6题。5.图中与泰山成因相吻合的地质构造是(  )A.①B.②C.③D.④6.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导学号:23010225】A.①B.②C.③D.④【解析】 第5题,从地质构造看,泰山的形成应属于发生在两条断层线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即图中的①。第6题,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③是背斜构造。【答案】 5.A 6.C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1)”和“河谷形成示意图(图2)”,据此回答7~8题。图1图27.图示河流谷地形成的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A.①②③ 地壳下沉B.①②③ 

5、河流溯源侵蚀C.②①③ 地壳抬升D.①②③ 河流下切侵蚀8.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解析】 第7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河流谷地形成的过程为②①③。河流的形成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形成的。第8题,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形成的。【答案】 7.C 8.A读图,回答9~10题。9.在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  )【导学号:23010226】A.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B.洪(冲)积扇、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10.a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

6、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  )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平坦之处,利于人类定居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用河流淡水【解析】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河流冲出山谷口的开阔地带,最有可能发育洪(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开阔的干流地区,可能会形成河漫滩平原。第10题,a处聚落建在上游地势较低平的河谷地带,温度适宜且耕作方便,便于定居;而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水,为减少其对生存的威胁,居民区多

7、选在地势较高处。【答案】 9.A 10.B11.读下图,对于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A.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B.该山地地下一定蕴藏着石油C.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D.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解析】 根据图中的岩层弯曲情况,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地壳运动形成,水平挤压形成褶皱山脉,A错。该山地地下是储油构造,不一定蕴藏着石油,B错。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C对。庐山的形成是断层形成,不符合图中示意,D错。【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

8、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