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学案 新人教版

ID:29809447

大小:120.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3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学习目标】1、记住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唐与新罗的往来、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2、分析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的原因和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3、感悟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中体现的奋斗精神;认识唐朝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进而产生对先人业绩的自豪感。【学习重点】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学习难点】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我最棒(标有▲为学习重点)(一)概况(阅读课本P28第一段)唐朝的对外关系如何?唐朝的对

2、外政策是什么?外国人怎样称呼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叫?(二)唐朝的对外交往▲1、中日关系:①遣唐使:什么是遣唐使?遣唐使来华目的是什么?对日本有何影响﹙制度改革、文字、社会生活等方面﹚?②鉴真东渡:鉴真东渡是在何时?鉴真为中日交流做出了哪些贡献?2、与新罗的关系:新罗位于什么半岛?新罗与唐朝有哪些友好往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3、中印关系----玄奘西游玄奘西游时在位的皇帝是谁?从哪里出发?目的地是哪里?玄奘有哪些贡献?二、合作探究求共赢(先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制度、法律完备),

3、珍国也(文明发达,值得珍视的国家),常须达。——《日本书纪》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中国历史》七年级下材料三:①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分析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如此广泛和活跃?材料四:唐朝的对外交往多是政治、文化方面的交往,外来文化对唐代的影响,多是外国人自己输出的,而非唐朝主动输入的。唐朝在对外经济交流中,除民间商业贸易外,官方贸易多以“朝贡”的形式出现,唐朝将贸易中的双方关系设定为“进贡”和“赏赐”的关系,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不讲求经济效益。材料五:我国坚持对

4、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今天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扩展,我国同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和相互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比重很大。②阅读材料四、五,分析唐朝对外交往与今天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区别?③今天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三、知识整合(试一试,你能行!)我的收获:四、自主检测显身手(比一比,看一看,谁是领头雁)1.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

5、因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A.新罗  B.天竺C.波斯D.日本3.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在唐朝,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4.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鉴真玄奘A.高度

6、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5.“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动是2006“中印友好年”的重要内容。从2006年7月20日到11月26日,两名“新唐僧”重走了西行取经之路。这两位“新唐僧”西行的起点和终点是()A.中国广州、尼泊尔B.中国北京、印度那烂陀寺C.中国新疆、巴基斯坦D.中国西安、印度那烂陀寺6.请你写出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至少两点)参考答案ADBBD6.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课后探究】唐朝国力强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不断创新。今天的中

7、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结合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互相学习、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请同学们写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