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5讲 探究动能定理练习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5讲 探究动能定理练习

ID:29824644

大小:435.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4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5讲 探究动能定理练习_第1页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5讲 探究动能定理练习_第2页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5讲 探究动能定理练习_第3页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5讲 探究动能定理练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5讲 探究动能定理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讲探究动能定理 1.“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当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4条、6条、8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0、3W0、4W0…,每次实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点的纸带测出.(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打点计时器可以用直流电源供电,电压为4~6VB.实验中使用的若干条橡皮筋的原长可以不相等C.每次实验中应使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弹出D.利用每次测出的小车最

2、大速度vm和橡皮筋做的功W,依次作出W-vm、W-v、W-v、W2-vm、W3-vm…的图象,得出合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图乙给出了某次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出的纸带,从中截取了测量物体最大速度所用的一段纸带,测得O点到A、B、C、D、E各点的距离分别为OA=5.65cm,OB=7.12cm,OC=8.78cm,OD=10.40cm,OE=11.91cm.已知相邻两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vm=________m/s.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4~6V交流电,A错;实验中应选取相同的橡皮筋,B错

3、;小车应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C对;数据分析时,应作出不同的图象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D对.(2)由所给数据知BC=8.78cm-7.12cm=1.66cm,最大速度vm=m/s=0.83m/s.答案:(1)CD (2)0.832.(2016·高考全国卷Ⅱ)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1)实验中涉及下列操作

4、步骤:①把纸带向左拉直②松手释放物块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2)图乙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解析:(1)实验中应先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测量弹簧的压缩量,然后

5、把纸带向左拉直,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松手释放物块,使其向右滑动,因此步骤为④①③②. (2)由于物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最大,因此M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v==1.29m/s.由于弹簧压缩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因此推开物块后,弹簧弹性势能转化成物块的动能越多,物块离开弹簧后获得的速度越大,打的点间距越大,因此M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答案:(1)④①③② (2)1.29 M3.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

6、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测量____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线路.②将小车停在C点,___________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减少砝码,重复②的操作.(2)下列表格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

7、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v-v)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Δ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的ΔE3=____________,W3=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次数M/kgv-v(m2·s-2)ΔE/JF/NW/J10.5000.760.1900.4000.20020.5001.650.4130.8400.42030.5002.40ΔE31.220W341.0002.401.2002.4201.21051.0002.841.4202.8601.

8、430(3)根据表格,请在图中的方格纸上作出ΔE-W图线.解析:(1)在实验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和拉力传感器做功使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动能增加,所以需要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2)通过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和A、B间距用W=FL可计算拉力做的功.(3)利用图象法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