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201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ID:29837305

大小:12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4

201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201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01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201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201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积累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恣睢(wéi)牡蛎(lì)栈桥(jiàn)鞭笞(chī)B.缟素(gǎo)崩殂(cú)社稷(jì)拮据(jū)C.煞白(shà)愕然(è)嗤笑(cī)谀辞(yí)D.扶掖(yè)襁褓(qiáng)舴艋(zá)霹雳(

2、ì)2.(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言行相顾断章取义强聒不舍心无旁骛B.神情恍忽荡然无存花团锦簇棱角分明C.铬尽职守自之知明恼羞成

3、怒重蹈覆辙D.一抔黄土涕泗横流怒不可遏歇斯底理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水浒》英泽本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西方通行本为《猴》,《红楼梦》的俄译本为《红色楼阁里的梦》,中国读者对此简直不可理喻。B.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与众不同I的鲜味才好。C.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却别有用心地一再修改中小学历史课本,掩盖战争罪行。D.乐乐才七岁,一有不明白的事儿总要问个水落石出才满意。4.(4分)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①中国

4、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_______(崇敬崇尚崇拜)“和谐”的民族。②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③不仅它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1)(1分)请从第①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写在前面的横线上。(2)(1分)第②句有一处缺少标点,请将补上标点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3)(2分)第③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7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_,还看今朝。(《沁园春雪》毛泽

6、东)(2)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观刈麦》白居易)(3)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渔家傲秋思》中作者借酒来排解对家乡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4分)品读下面名言,用简明连贯的一句话概括这

7、三则名言的用意。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②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位益友。——臧克家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这三句话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

8、读理解(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2分)青春席慕容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起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7.(3分)在作者看来,“青春”是一种怎样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3分)诗人为什么反复咏叹逝去的青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