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101谈写作(八十四)《人物刻画(三)李自成》(1)

[写作] 101谈写作(八十四)《人物刻画(三)李自成》(1)

ID:29838834

大小:28.3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4

[写作] 101谈写作(八十四)《人物刻画(三)李自成》(1)_第1页
[写作] 101谈写作(八十四)《人物刻画(三)李自成》(1)_第2页
[写作] 101谈写作(八十四)《人物刻画(三)李自成》(1)_第3页
[写作] 101谈写作(八十四)《人物刻画(三)李自成》(1)_第4页
[写作] 101谈写作(八十四)《人物刻画(三)李自成》(1)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作] 101谈写作(八十四)《人物刻画(三)李自成》(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今天开始,101尝试探讨如何刻画各种不同性格和经历的人物,以及试论这样的人物刻画出来,如何在故事中与其它人物互动。先大概谈谈101所知道的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步:在已经搭建好故事的背景后,试图加入某个人物,首先要设定他(她)和背景的关系,比如大反派,或者一号女主角,以及将在某件事情上跟主人公采取对立或者支持的态度。第二步:设定他(她)的性格标签,比如:冷傲、无情、阴险、狡诈。然后充分酝酿,这4个标签该如何表现出来,比如冷傲的人如何说话?是笑眯眯的,还是沉着脸,鼻孔朝天?无情呢,是杀人不眨眼,还是

2、假惺惺掉几滴鳄鱼的眼泪?阴险又如何阴险?背后捅刀子,还是笑眯眯地给人下毒?狡诈又如何狡诈?狡兔三窟,还是做事总留一手?多次杀不死?(这一步决定了他做事的方法,性格决定命运)第三步:设定这个人物的意愿,以及和主角的关系,比如大反派,那就是要笼络主角为主,但是其实他是主角的杀父仇人。那么他要笼络主角,他知不知道曾经杀过主角父亲?他打算如何做,去实现笼络主角的目的?这一步,是设定矛盾冲突的起源。第四步:设定这个人物的身世背景,他(她)可以动用的社会关系,以及个人的渴望。比如某大反派,是第一大宗门的宗主,

3、样貌、体表特征、身高,有无洁癖等等。是否有初恋情人……这一步是在以上三步的基础上,继续细化,标签化这个人物,第一步只是初步定位,第二、三是设定内在,而这一步是要让这个人物栩栩如生。以上四步做好了后,就要设定出场的情节,101称为“浓墨重彩”式出场,就是说,一出来就要让人印象深刻,牢牢记住这个人的特征。比如《鹿鼎记》中建宁公主的初次出场,就是狂虐韦小宝,又是拿刀子捅,又是烧头发,还在胸口滴蜡油,而韦小宝反抗时,她又骚啦骚啦地说:桂贝勒,让奴婢伺候你吧!媚眼如丝。建宁的骚、蛮横、泼辣、不把太监当人看的

4、颐指气使的性格标签,统统出来了,自然深入读者心。这个出场的情景,就是金庸精心设计的,一出来就是浓墨重彩,让人印象很深,夸张和戏剧性是首要目标,合理性可以为其让位。-----------下面说说《碧血剑》中的李自成:突然号角声响,众军大呼:“大王到啦,大王到啦!”袁承志等闪在一旁,只见精骑百余前导,李自成毡笠缥衣,乘乌驳马疾驰而来。李岩过去低语几句。李自成笑道:“好极了!袁兄弟过来。”李岩招招手,袁承志走到两人马前。李自成笑道:“袁兄弟,你立了大功!你没马么?”说着一跃下地,把坐骑的马缰交给了他。袁

5、承志连忙拜谢。李自成走上城头,眼望城外,但见成千成万部将士卒正从各处城门入城,当此之时,不由得志得意满。闯军见到大王,四下里欢声雷动。李自成从箭袋里取出三支箭来,扳下了箭簇,弯弓搭箭,将三箭射下城去,大声说道:“众将官兵士听着,入城之后,有人妄自杀伤百姓、奸淫掳掠的,一概斩首,决不宽容!”城下十余万兵将齐声大呼:“遵奉大王号令!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袁承志仰望李自成神威凛凛的模样,心下钦佩之极,忍不住也高声大叫:“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李自成下得城头,换了一匹马,在众人拥卫下走向承天门。他

6、转头对袁承志笑道:“你是承父之志,我是承天!”弯弓搭箭,嗖的一声,羽箭飞出,正中“天”字之下。他膂力强劲,这一箭直插入城墙,众人又是一阵欢呼。来到德胜门时,太监王德化率领了三百余名内监伏地迎接。李自成投鞭大笑,对袁承志道:“你去年在陕西见到我时,可想到会有今日?”袁承志道:“大王克成大业,天下百姓早都知道了。只是万想不到会如此之快。”李自成拊掌大笑。忽有一人疾奔而来,向李自成报道:“大王,有一个太监说,见到崇祯逃到煤山那边去了。”李自成转头对袁承志道:“你快带人去拿来!”袁承志道:“是!”手一摆,

7、率领了胡桂南等人驰向煤山。那煤山只是个小丘,众人上得山来,不禁一惊。只见大树下吊着两人,随风摇晃。一人披发遮面,身穿白夹短蓝衣,玄色镶边,白绵绸背心,白*裤,左脚赤裸,右脚着了绫袜与红色方头鞋。袁承志披开他头发一看,竟然便是崇祯皇帝。他衣前用血写着几行字道:  “朕登极十七年,致敌入内地四次,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袁承志拿了这张血诏,颇感怅惘,二十年来大仇今日得报,本是喜事,但见仇人如此凄

8、惨下场,不禁恻然久之,心想:“你话倒说得漂亮,甚么勿伤百姓一人。要是你早知爱惜百姓,不是逼得天下饥民无路可走,又怎会到今日这步田地。”洪胜海道:“袁相公,那边吊死的是个太监。”袁承志道:“这皇帝死时只有一个太监相陪,真叫做众叛亲离了。把尸首抬了去,别让人侵侮。”洪胜海应了。袁承志驰回禀报。  这时李自成已进皇宫。守门的闯军认得袁承志,引他进宫。只见李自成坐在龙椅之上,身旁站着十几名部将从官,一个衣冠不整的少年站在殿下。  李自成见袁承志进来,叫道:“好!皇帝呢,带他上来吧。”袁承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