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密度、压强、浮力计算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 密度、压强、浮力计算复习教案

ID:29839601

大小:9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4

中考物理 密度、压强、浮力计算复习教案_第1页
中考物理 密度、压强、浮力计算复习教案_第2页
中考物理 密度、压强、浮力计算复习教案_第3页
中考物理 密度、压强、浮力计算复习教案_第4页
中考物理 密度、压强、浮力计算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 密度、压强、浮力计算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密度、压强、浮力》【教学设计思路】2012年初中物理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内容结构上作了较大调整,新的人教版教材中,把力学内容放在了八年级,把电学内容放在了九年级。本节课设计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2013年6月人教版)密度、压强、浮力计算专题复习课。密度、压强和浮力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密度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力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

2、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而有关密度计算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压强和浮力属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有较紧密的内在联系,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它与生活、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压强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压强计算中包含有压力、受力面积、压强这三个量,对压强计算的基本要求就是希望学生在知道两个量时能够通过概念的理解或公式的变形计算出第三个。浮力知识的内容综合性较高、能力要求也高。在教学中,要注意复习力、二力平衡、密度及液体压强等有关知识;浮力计算中重点是掌握好浮力的三个公式及其相对应的适用条件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本节复习课中另一个特别关注的问题

3、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物理量和单位符号,凡是物理量的符号都是斜体的,凡是单位符号都是正体的;同一个字母可以分大小写,可以分正体和斜体大小写不同,正体斜体不同,就表示不同物理量或单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加强学生对不同物理量之间关联的认识与理解,正确把握不同公式之间的转换关系。正确理解密度、压强和浮力的物理意义。2、通过训练更加熟练地掌握密度、压强和浮力相关公式的应用条件及单位的转换。3、熟练地掌握密度、压强和浮力相关计算题的正确解题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能认识与理解各种物理量,包含对物理量符号和单位符号的认识与区分。2、在对基本公式的认识过程中能

4、熟练地转换公式,进行各种公式的变形。3、运用公式进行基本计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相关物理量的计算体验,提高计算能力。2.通过在课堂上的听讲、练习、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3.联系生活实际,以物理的视角审视世界拓展思维,学以致用。【教学重点】正确把握不同公式之间的转换关系。正确理解密度、压强和浮力的物理意义。【教学难点】掌握相关公式的应用条件及单位的转换,运用公式进行基本计算,学以致用。【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教学流程图】回顾密度、压强、浮力相关的公式。相关的物理量及公式的展示强调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密度

5、和体积单位的换算。密度计算复习,讲练结合。强调固体和液体的压强公式是不同的。和嘎嘎嘎压强计算复习,讲练结合。强调三个浮力公式的适用条件。浮力计算复习,讲练结合。。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相关的物理量及公式的展示。【知识回顾】让学生回忆与密度、压强、浮力相关的的物理量及公式,并按下表填写: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公式学生积极思考,抢答并填写。引导学生在填写时要书写规范。1、凡是物理量的符号都是斜体的,凡是单位符号都是正体的。2、同一个字母可以分大小写,可以分正体和斜体。大小写不同,正体斜体不同就表示不同物理量或单位!密度计算复习,

6、讲练结合。【公式强化】让学生回顾压强计算有关公式:ρ=m/Vm=ρVV=m/ρ【运用实例】江西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酱油?(ρ矿泉水=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已知:m水=550gρ矿泉水=1.0×103kg/m3=1g/cm3ρ酱油=1.1×103kg/m3=1.1g/cm3求:V瓶,m油解:(1)V瓶=m水÷ρ矿泉水=550g÷1g/cm3=550cm3=550mL(2)m油=

7、ρ油V瓶=550cm3×1.1g/cm3=605g【规律总结】密度相关计算中要特别注意:(1)m、ρ、V三者是否表示同一物体的物理量,切忌张冠李戴;(2)m、ρ、V有两套单位,单位要相配套。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学生先按要求将所有己知条件和待求物理量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即写出已知、求。然后分析所求物理量与已知条件的关联,并写出公式。学生练习:一个瓶子能盛1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kg水银。(水银密度13.6×103kg/m3)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做好题目的分析工作从而理解题意,并形成一般解答计算题的规范格式。压强计算复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