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

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

ID:29851365

大小:9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4

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_第1页
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_第2页
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_第3页
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_第4页
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力电缆载流量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电缆安全载流量选择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使用电力电缆,随着电力、能源的不断发展,电力电缆被利用在各个领域,其优点是受外界气候干扰小、安全可靠、隐蔽、较少维护、经久耐用,可在各种场合下敷设。我工区直接进行敷设的电力电缆主要是在新井投产时由变压器至井口表箱的低压电缆,采用的是1KV,VLV型铠装聚乙烯电缆,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根据负荷情况选取电缆、尤其是负荷增加时,如何选取并用电缆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关键词:电力电缆安全载流量一、电力电缆的选择1、电缆选择的一般原则(1)电缆的额定电压等于或大于所在网络的额定电压,电缆的最高工作电压不得超过其额定

2、电压的15%。(2)除在要移动或振动剧烈的场所采用铜心电缆外,一般情况下采用铝心电缆。(3)敷设在电缆构筑物内的电缆宜采用裸铠装电缆或铝包裸塑料护套电缆。(4)直埋电缆采用带护层的铠装电缆或铝包裸塑料护套电缆。(5)移动机械选用重型橡套电缆。(6)有腐蚀性的土壤一般不采用直埋,否则应采用特殊的防腐层电缆。在有腐蚀性介质的场所,应采相应的电缆护套。(7)垂直或高差较大处敷设电缆,应采用不滴流电缆。(8)环境温度超过40℃时不宜采用橡皮绝缘电缆。2、电缆截面的选择计算及校验(1)按电压选择电缆:按照上述的一般原则中的第一条进行选择。(2)按经济电流密度

3、选择电缆截面:计算方法与导线截面的计算方法一样。(3)按照线路最大长期负载电流校验电缆截面Iux≥Izmax式中:Iux——电缆的允许负载电流(A);Izmax——电缆中长期通过的最大负载电流(A)。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最长用的就是这种选择方法,通常是先求出线路的工作电流,再按照线路最大的工作电流不应该大于电缆的允许载流量。电缆允许的长期工作电流见表一。导线截面(mm2)单心二心三心四心铜心铝心铜心铝心铜心铝心铜心铝心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500625800761001351642052533113564

4、104665516327648821032120858771041261581952392763163594244865876777899313645608110612816019724027831927354662819912815218521524631395271961141441792172522923333922330405473881111381671942252573053039527094119149184226260301345233040547392115141174201231266看看表一1千伏VV29、VLV29、VV30

5、、VLV30、VV50、VLV50、VV59、VLV59型铠装聚乙烯电缆安全载流量(A)一、并用电缆的选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由于负荷的增加,负载电流增大,原有电缆载流量不足,过流运行,为了增加容量,考虑到原有电缆运行正常,要重新敷设电缆施工难度大而且不经济,我们常采用双并、甚至三并的做法。在并用电缆的选择上很多人认为只要在满足载流量要求的前提下电缆截面越小越经济,越合理,实际究竟是不是这样呢。2006年1月3日1#变压器至配电室主电缆爆,原185mm2的四心铝心电缆2根爆了一根,工区为了及时恢复供电,将另一根好的电缆保留,并了两根

6、120mm2的四心铝心电缆进行供电。在运行了10个月后2006年11月15日主电缆再次爆裂,经检查发现,185mm2的电缆爆引发了此次事故。为什么会发生此次事故呢,按照表一我们可以得出三根电缆并用得安全载流量是668A,使用钳型电流表测得生活区得的最大负载电流只有500A,按照Iux≥Izmax的原则,这样运行应该是安全可靠的。但是,我们忽略了电缆是有电阻的,因为多并电缆连接时,连接处存在接触电阻不同,而此接触电阻又往往与电缆本身的电阻可比拟,其结果会造成多并电缆的电流分配不平衡,多并电缆的电流分配,是与电缆的阻抗有关的。1、电缆电阻的计算电缆的直

7、流标准电阻可以按照下式进行计算:R20=ρ20(1+K1)(1+K2)/∏/4×d2n×103式中:R20——电缆在20℃时的支流标准电阻(Ω/km)ρ20——导线的电阻率(20℃时)(Ω*mm2/km)d——每根心线的直径(mm2)n——心线数;K1——心线扭绞率,约0.02-0.03;K2——多心电缆是的扭绞率,约0.01-0.02。任一温度下每千米长电缆实际交流电阻为:R1=R20(1+a1)(1+K3)式中:a1——电阻在t℃时的温度系数;K3——计及肌肤效应及临近效应的系数,截面积为250mm2以下时为0.01;1000mm2时为0.23

8、-0.26。1、电缆电容的计算C=0.056Nεs/G式中:C——电缆的电容(uF/km)εs——相对介电系数(标准为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