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坞坞首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船坞坞首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ID:29854439

大小:776.07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2-24

船坞坞首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船坞坞首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船坞坞首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船坞坞首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船坞坞首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船坞坞首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船坞、船台、码头、总组平台工程船坞坞首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一、综合说明1.1、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T250-98)4)《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5)《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造船基地项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7)《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造船基地项目设计施工图》1.2、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

2、、规程和设计标准;2)确保实现计划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标;3)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4)施工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二、工程简介2.1工程概况2.1.1坞首船坞坞首采用分离式结构,共3块,东侧为东坞墩,平面尺寸为21.5m×30m,顶高程为4.50m;西侧为西坞墩,平面尺寸为20.5m×30m,顶高程为4.50m;中间为坞口底板,坞口底板长39.8m,宽30m,顶高程为

3、-7.50m,坞槛高程较坞口底板高程高出1.0m,即-6.50m。坞墩采用整体空箱结构,水泵房设置在船坞东坞墩内,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东坞墩、西坞墩基础采用AB型φ800PHC管桩,坞口底板基础采用AB型φ600PHC管桩,桩基持力层均为第6层,即粉土夹粉质粘土。坞口底板外围布置一道450mm厚地下连续墙,作为坞首永久防渗墙,同时还可利用坞首四周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开挖时的临时挡土墙,以减少坞首开挖范围和深度。坞首闸门采用浮箱式钢闸门,闸门厚7.0m,闸门宽为42.8m,坞门进入门槽后,用定向滑轮使坞门紧靠在坞首上。坞门内布置自排水及灌水系统,确保坞门的运行。2.1.2临时

4、围堰围堰为土石围堰,围堰坡顶标高为5.5m,围堰挡浪墙顶高程6.8m。围堰堰体中部设高1压摆喷垂直防渗墙,摆喷桩号+327.8部位与材料码头及翼墙2地连墙衔接,防渗墙与地连墙之间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止水。围堰外侧在2.0m高程处设置5m宽平台。围堰外侧坡脚设设石笼棱体护脚,棱体顶高程为-2.0m,宽2m,棱体外侧坡比为1:2,内侧坡比为1:1.5;石笼棱体与2.0m高程平台之间为袋装砂,坡比1:2.5;2.0高程平台至围堰顶部采用干砌片石护坡,护坡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300mm厚干砌片石护坡、200mm厚袋装碎2石垫层、300g/m透水土工布。围堰内侧坡比为1:3,在-3

5、.8m及2.2m处设置2处平台,其中-3.8m标高处平台宽3m,2.2m处平台宽度为3.25m。围堰内侧表面护坡结构2从上至下依次为:100mmC20混凝土护坡、300g/m透水土工布。为提高围堰整体稳定性,船坞坞首前沿侧围堰120m范围类采用钢板桩加固。钢板桩与材料码头及翼墙2地连墙衔接。2.1.3参建单位业主单位: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质监单位:南通港口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理单位:江苏科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2.2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2.2.1水文(与气象部门定合同,提供气象资料)设计高水位

6、2.80m(高潮10%)设计低水位-1.43m(低潮90%)极端高水位4.5m极端低水位-2.41m船台设计下水低水位2.2m船台设计下水高水位2.8m船台坡底高程-1.56m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场区地下水与长江地表水体呈良好的互补关系,汛期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大潮时江水亦向地下水补给,仅枯水期落潮间地下水向长江侧排泄。此地下水水位还受降水入渗影响较大,场区地下水水位年变幅达2.00m左右。陆域观测点历年最高水位高程达2.05m,接近一般地面高程。长江水域区因长江水通过江底粉细砂与地下水直接相通,地下水水位实际与江水水位同位变化。2.2.2土层分布情况根据江苏省地质工

7、程勘察院2008年7月编制的《启东丰顺修造船基地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工程场地面基本平整,最大勘探深度-68.30m揭示本场区的地层均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主要由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砂组成。根据其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成因、岩性等划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14亚层,各土层水平及垂向分布多欠均质,2且浅部土体变化复杂,实际各工程地质层由上至下依次为:1-1层:冲填土,很湿~饱和,松散母土以长江砂混粉土、粉质粘土冲填为主,极不均质,混夹杂物,仅分布于现状长江一道大堤及二道大堤之间。1-2层:素填土,稍湿,松散~稍密,以粉质粘土混粉土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