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ID:29861903

大小:28.6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2-24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1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2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

2、星、海王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

3、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⑴特点:周期性、整体性。;  ⑵影响:①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

4、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  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二、昼夜

5、交替和时差★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㈡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  

6、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2.地方时计算方法:  2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3.

7、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㈢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  ★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为6月22日;⑵北极圈出现极夜为12月22日;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

8、月21日或9月23日。3.时间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