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应先把把「产品精神」的脉.doc

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应先把把「产品精神」的脉.doc

ID:29872221

大小:59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4

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应先把把「产品精神」的脉.doc_第1页
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应先把把「产品精神」的脉.doc_第2页
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应先把把「产品精神」的脉.doc_第3页
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应先把把「产品精神」的脉.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应先把把「产品精神」的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应先把把「产品精神」的脉  如果产品精神从一开始就是虚弱的,投再多的钱,人,技术都没有用。——张志东  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应先把把「产品精神」的脉  如果产品精神从一开始就是虚弱的,投再多的钱,人,技术都没有用。——张志东    之前思考过精神产品和功能产品的区别,精神产品能够调动起用户情感上的某些共鸣,比起产品的功能更容易形成竞争壁垒,这个精神是对外,对用户而言。  这周看到张志东(腾讯创始人之一)的一个观:产品精神。  在产品从0到0.1的时候,团队必须想清楚产品存在的逻辑,这个精神是对

2、内,对团队而言。  从一个教训说起  2015年,带队伍做过一个产品,基于微信生态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为线下小商家提供微信营销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坚持了一年时间,结果死的很惨!除了跟大多数产品挂掉的理由一样,错过窗口期、竞争对手太强、市场和运营能力弱、缺少资本助力……  还有个最根本的原因:大部分小商家没有微信运营能力,粉丝都吸不了几个,产品功能再强大,也产生不了价值。而我们的优势在于技术,对于用户在运营上的痛点无能为力,痛点打不准,就算用户来了也留不住。  现在想想,其实早在决定开干之前,团队都没有认清自身

3、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导致对所提供的服务价值没有完全形成共识。  加上掉进产品功能为王的思维陷阱,从一开始就高举高打,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闭门打造了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产品,直接跳过了产品0到0.1的验证阶段。  这些都导致「产品精神」从起步就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后面只是越病越重而已。  出招之前,先把脉  公司正在推进一个产品,目标是希望在某个垂直行业,利用上下游客户资源和积累的品牌效应,提供高效的商品供需对接服务。  这一次,在规划具体的产品需求和开发计划之前,尝试把节奏放慢一点,从「产品精神」的角度出发

4、,思考几件事情。  第一,在没有风口,没有刚需的理论假设下,跳出技术和功能层面去思考:我们提供的服务是什么?用户是谁?服务对用户的价值以及用户为什么要选你?  这点很重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团队尽可能摆脱干扰因素,从事情本质出发,一针见血的识别产品价值,并以此凝聚大家的共识。  比如,如果我们要做一对一的买手平台,前期的关注点应该是用户满意度和成交率,而不是追求平台的GMV。  第二,不要认为搭一个线上平台,灌很多品牌,用户就会上来,找到想要的商品,从而完成精准对接。  相反这一定是件特别特别重运营的事情,从服务

5、开始到结束,都要靠人工重度参与。  所以,哪怕产品0.1的形态只有电话+人工,团队也可以将业务先跑起来,进行快速验证和试错。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用户的反馈去判断原有关于产品价值的共识是否正确,是否需要重新定义和调整。  第三,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是在保证「产品精神」健康的基础上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切记,在“互联网+”后面的才是主业,但是有太多的失败产品,搞错了主次,为了“互联网”反而忘记了自己的立足之本。  最后  打球有手感,做产品也有手感。  产品经理的手稳不稳,除了靠经验和专

6、业知识的积累以外,还体现在对产品节奏的控制感,尤其要克制住看见“钉子”,就波不及待下锤子的冲动。  出招之前,多想想产品背后回归本质的一些东西。  正如张志东所说:  如果产品精神从一开始就是虚弱的,投再多的钱,人,技术都没有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