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考点

高考历史复习考点

ID:29872562

大小:21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24

高考历史复习考点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考点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考点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考点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考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考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复习考点古代部分考试内容知识内容选修内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机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②汉朝中外朝制、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③唐太宗康熙 2

2、.古代中国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④官营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重农抑商政策⑤、海禁和闭关锁国⑥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代程朱

3、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百家争鸣⑦;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道家和法家董仲舒的儒学主张、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程朱理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孔子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与演变(3)文学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⑧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⑨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宗族血缘关系的特色。家国一体、王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爵位、父权家长

4、制是其基本特征。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秦始皇所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模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并得到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的作用。③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封

5、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文化的繁荣。但是,专制主义的高压政策和措施,诸如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等,对社会的进步、先进思想的传播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而同一时期欧美国家已经初步建立起近代的民主制度,政治上开始步入近代社会。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家庭经营为特征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核心的土地制度以及租佃关系。⑤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在封建社会前期,重农抑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

6、业人口的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统治者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运用政治手段压制工商业发展,其结果必然打乱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上,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⑥“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明清两代政府颁布“海禁”政策,由官府统一管理和经营对外贸易,禁止商民私人出海贸易。清朝更是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包括对来华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清政府试图通过“海禁

7、…“闭关政策”达到对内加固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的目的。这种消极防御的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口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更大的影响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同时,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⑦“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形成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

8、在剧烈的动荡中不断进步。经济上,井田制的崩溃;政治上,周王室的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这一切促使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意义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