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时跟踪练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时跟踪练 新人教版必修3

ID:29879163

大小:333.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4

2019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时跟踪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9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时跟踪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9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时跟踪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9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时跟踪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9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时跟踪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时跟踪练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作家王蒙曾说:“百十年来谈中华文化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就是汉字。汉字给我们的信息量实在是太丰富了,它既是一幅美术作品,也表达着声音,还表达着历史的典籍,表达着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可见汉字具有的重要价值(  )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③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可得知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无穷魅力的

2、体现,②③符合题意;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故①错误;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故④错误。故选B。答案:B2.第十三届全运会于2017年8月27日至9月8日在天津市举行。其中会徽由书法字“津”“13”“张开双臂的人形”和“海河”等元素构成,呈“火炬”造型,取名为“奔向未来”。吉祥物取名为“津娃”,取材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与现代卡通形象进行了有机整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全运会会徽和吉祥物的设计表明(  )①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②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民族

3、性 ③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吉祥物“津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民族性,也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④正确;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①错误;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③错误。答案:D3.由于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等差异,我国在饮食上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分,主要有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材料

4、体现了(  )①地域文化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中华文化同根同源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④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由于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等差异,我国各地饮食不同,这体现了地域文化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正确;中华文化同根同源、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②③不选;我国在饮食上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分,这体现了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答案:B4.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

5、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中国书法艺术体现的方式很多。如,在甲骨、摩崖、纸帛、瓷器等上。但最有欣赏价值的还是书法家在中国宣纸上的直接创作,是用中国毛笔、宣纸、传统墨汁抒写诗情画意的创作融合艺术。对传统书法艺术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必须深刻认识传统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②不能忽视新媒体时代书法艺术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能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的人格 ④书法教育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①观点错误,文化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故排除;③夸大了

6、书法的作用,排除;②正确揭示了传媒日益丰富的今天,对待包括书法在内的旧传媒的正确态度,入选;④正确揭示了学习书法的重要性。故本题答案选D。答案:D5.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起身,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  )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汉字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④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说法错误,因为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

7、时代的标志,故排除;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文化传媒,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故②说法错误;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拯救汉字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故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答案:D6.两千多年来,都江堰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水旱无常的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由此可见,都江堰水利工程(  )①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②折射出我国古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③作为自然遗产受到我国政府重视和保护 ④彰显了我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A.①④B.②④C.①②D.①③解析:“都江堰工程

8、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体现了①。“使水旱无常的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体现了②。都江堰是文化遗产而不是自然遗产,③错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④错误。答案:C7.近年来,随着中塞两国政治经济友好交往的不断深入,塞尔维亚兴起了强劲的“中国风”,汉语、丝绸、茶道、戏曲、武术、筷子等最具中国元素的符号在塞尔维亚备受喜爱。中国文化在塞尔维亚受追捧(  )①为中华文化的海外输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②使中华文化开始成为世界文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