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同步四维训练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同步四维训练 新人教版

ID:29881715

大小:148.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4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同步四维训练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同步四维训练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同步四维训练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同步四维训练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同步四维训练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同步四维训练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 愚公移山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chéngsè)  迂(yū)B.荷担者(hè)  箕畚(jīběn)  始龀(chèn)C.穷匮(kuì)厝(cuò)冀之南(yì)D.万仞(rèn)亡以应(wú)雍南(yōng)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河曲智叟(老人)B.汝心之固(思想)C.何苦而不平(担心)D.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经)3.下面的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方/七百里B.惩/山北之塞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投诸/渤海之尾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始一反焉 “  ”同“  ”,      (2)汝之不惠 “  ”

2、同“  ”,      (3)河曲智叟亡以应 “  ”同“  ”,     5.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年且九十B.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C.投诸渤海之尾诉诸法律D.聚室而谋斯是陋室6.下列对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有不可动摇的决心。B.有无穷无尽的子孙。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D.有操蛇之神的帮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1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

3、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寒暑易节,始一反

4、焉(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A.其妻献疑曰   其如土石何B.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C.杂然相许吴广以为然D.以君之力固国不以山溪之险10.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   11.下列与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愚公决定移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B.愚公一家排除困难,决心移山。C.愚公移山,得到了邻人的帮助。D.愚公虽有移山的决心,却无具体的办法和行动。12.(2016·湖北武汉单元测试)下列文字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5、  )A.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B.《列子》是西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著的。C.《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D.《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13.导学号8908405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拑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

6、善。”乃止。(选自《战国策》)注①鹬(yù):一种水鸟。②拑(qián):夹住。③喙(huì):嘴。(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赵且伐燕(      )②以弊大众(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14.(2016·重庆中考)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 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

7、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热板、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汀,像春天一样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材料二 “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