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肺炎喘嗽的辩证论治

中医执业医师——肺炎喘嗽的辩证论治

ID:29882726

大小: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4

中医执业医师——肺炎喘嗽的辩证论治_第1页
中医执业医师——肺炎喘嗽的辩证论治_第2页
中医执业医师——肺炎喘嗽的辩证论治_第3页
中医执业医师——肺炎喘嗽的辩证论治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肺炎喘嗽的辩证论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中医执业医师——肺炎喘嗽的辩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肺炎喘嗽病初与感冒相似,均为表证,但肺炎表证时间短暂,很快入里化热,主要特点为咳嗽、气喘。初起应分清风热还是风寒,风寒者多恶寒无汗,痰多清稀,风热者则为发热·:重,咳痰粘稠。痰阻肺闭时应辨清热重、痰重,热重者高热稽留不退,面红唇赤,烦渴引饮;痰重者喉中痰鸣,痰声辘辘,胸高气急。若高热炽盛,喘憋严重,呼吸困难,为毒热闭;肺重症。若正虚邪盛出现心阳虚衰,热陷厥阴,为病邪猖獗正气不支的危重变症。  二、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宣肺平喘,清热化痰为主法。若痰多壅盛者,首先降气

2、涤痰;喘憋严重者,治以平喘利气;气滞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病久气阴耗伤者,治以补气养阴,扶正达邪;出现变证者,随证施治。因本病易于化热,病初风寒闭肺治方中宜适当加入清热药。肺与大肠相表里,壮热炽盛时宜早用通腑药,致腑通热泄。病之后期,阴虚肺燥,余邪留恋,用药宜甘寒,避免用滋腻之品。  三、分证论治  (一)常证  1.风寒闭肺  证候: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色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风寒闭肺,肺气失宣。邪郁肌表,因而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色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之象。  治法:辛温开肺,化

3、痰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葱豉汤。常用药:麻黄、杏仁、甘草散寒宜肺,荆芥、豆豉辛温解表,桔梗、防风解表宣肺。本证易于化热,可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痰多白粘,苔白腻者,加苏子、陈皮、半夏、莱菔子化痰止咳平喘;寒邪外束,肺有伏热,加桂枝、石膏表里双解。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2.风热闭肺  证候: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口渴欲饮,咳嗽,痰稠色黄,呼吸急促,咽红,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风热外袭,肺闭失宣,因而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口渴引饮。咽红,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之象。  治法:辛

4、凉宣肺,清热化痰。  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常用药: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清热宣肺,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辛凉解表,桔梗、牛蒡子清热利咽。  壮热烦渴,倍用石膏,加知母,清热宣肺;喘息痰鸣者加葶苈子、浙贝母泻肺化痰;咽喉红肿疼痛,加射干、蝉蜕利咽消肿;津伤口渴加天花粉生津清热。  3.痰热闭肺  证候: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气促喘憋,鼻翼煽动,或口唇青紫,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痰热壅盛,故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肺气郁闭故见气促喘憋,鼻翼煽动。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之象。  治法:清热宣肺,涤痰

5、定喘。  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常用药: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清肺平喘,细茶升清降浊,桑白皮、葶苈子泻肺,苏子、前胡宣肺化痰,黄芩、虎杖清肺解毒。  痰重者加猴枣散豁痰;热甚腑实加生大黄、玄明粉通腑泄热;痰多加天竺黄、制胆南星化痰;唇紫加丹参、当归、赤芍活血化瘀。  4.痰浊闭肺  证候:咳嗽气喘,喉间痰鸣,咯吐痰涎,胸闷气促,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腻,脉滑。  分析:痰浊壅阻,故咳嗽气喘,喉间痰鸣,咯吐痰涎。痰浊闭郁,气机阻滞,故胸闷气促,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脉滑为痰浊之象。                      医学教育网

6、免费提供  治法:温肺平喘,涤痰开闭。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常用药:法半夏、陈皮、莱菔子、苏子、白芥子化痰除痹,枳壳、前胡行气宽胸,杏仁止咳化痰。  咳甚加百部、紫菀、款冬止咳化痰;便溏加茯苓、白术健脾。  5.阴虚肺热  证候:低热不退,面色潮红,干咳无痰,舌质红而干,苔光剥,脉数。  分析:余邪留恋,肺阴虚弱,故干咳无痰。舌质红而干,苔光剥,脉数为阴虚之象。  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南沙参、麦门冬、玉竹、天花粉养阴生津,桑叶、款冬花止咳,生扁豆、甘草健脾。  低热缠绵加青蒿、知母清虚热;咳

7、甚加泻白散泻肺;干咳不止加五味子、诃子敛肺止咳;盗汗加地骨皮、煅龙骨敛汗固涩。  6.肺脾气虚  证候:病程迁延,低热起伏,气短多汗,咳嗽无力,纳差,便溏,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分析:肺气虚则气短多汗,咳嗽无力,低热起伏。脾气虚则纳差,便溏,神疲乏力,四肢欠温。  治法:健脾益气,肃肺化痰。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常用药:人参、五味子、茯苓、白术健脾益气敛肺,百部、橘红止咳化痰,生甘草和中。  动则汗出加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固表敛汗;咳甚加紫菀、款冬花止咳化痰;纳谷不香加神曲、谷芽、麦芽;大便不

8、实加淮山药、炒扁豆健脾益气。  (二)变证  1.心阳虚衰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证候:突然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加剧,汗出不温,四肢厥冷,神萎淡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