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危害及预防

高血压的危害及预防

ID:29891396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4

高血压的危害及预防_第1页
高血压的危害及预防_第2页
高血压的危害及预防_第3页
高血压的危害及预防_第4页
高血压的危害及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的危害及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血压的危害及预防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

2、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病因及发病

3、机制一习惯因素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对季节变化忽略添加应季服装。二环境因素。三其他。1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2避孕药。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4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高血压形成原理简述1、从最常见的肥胖者高血压说起,大胖脂肪过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挤压,当管道被挤压以后,动力源需要加大动力才可能使原来的循环达到流通,动力源动力加大,管道压力也会随之加大,就形成了高压。2、内部血液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血栓造成的,血液的新陈代谢,排出不够彻底,在管道内部形成污垢,对管道造成一定的堵塞,会使压力升高。3、老年性管道硬化及疾病性硬化,管道打折硬化的话

4、,会造成高压。3、疾病性毛细血管堵塞和外伤性毛细血管堵塞,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4、机体病变性引起的,一部分高血糖患者,是因为消化系统太过亢奋,在肠胃方面有病变,在肠胃机体方面就会形成一定的血液循环堵塞,也会造成高压,这里只举一个例子。1、心脏方面的先天及后天的缺失。2、脑血管疾病引起的。3、血液干涸造成的高压。以上因素受季节变化影响,容易发病!症状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

5、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诊断高血压病人的初次体检应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血压。两侧血压对比核实,取较高侧的数值。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2、身高、体重及腰围。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如俗话所说,腰带越长,寿命

6、越短。  3、用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血压外周小动脉的病变程度,外周小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心脏的负荷越重。  4、有无颈部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腹部血管杂音及肿块、周围动脉搏动等,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5、心肺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等,了解有无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高血压病人的常规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1、血尿常规。如果出现贫血、血尿、蛋白质等,应考虑为肾性高血压,或者高血压病导致了严重的肾功能损伤。  2、血生化。如血钾、血钠、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血钾低有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肝肾功能的检查有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降压药物,血糖血脂的

7、检测可以了解有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3、心电图。有利于了解高血压病患者有无高血压病所致的心肌肥厚、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有条件的高血压病患者,可进一步选作以下检查:  1、动态血压24小时监测。此检查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各时间点的血压状况,而且能揭示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特点及昼夜变化规律。2、超声心动图检查。该检查能帮助我们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