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生活化识字课堂教学研究

小学低年级生活化识字课堂教学研究

ID:29909512

大小:25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4

小学低年级生活化识字课堂教学研究_第1页
小学低年级生活化识字课堂教学研究_第2页
小学低年级生活化识字课堂教学研究_第3页
小学低年级生活化识字课堂教学研究_第4页
小学低年级生活化识字课堂教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生活化识字课堂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刘百叶培养小学生书法兴趣的实践与研究立项号:ASHXKY()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微型课题研究手册课题:小学低年级生活化识字课堂教学研究申报人:李悦申报时间:2015年9月10日结题时间:2016年12月20日化子坪镇中心小学教科室制11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和根基。好的识字基础能提高孩子的读写能力,是学习文化的根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但在现在新课程要求下,孩子的识字负担较重,每一课要求认识的字很多而且很难,孩子们可能借助拼音会读,但是遗忘

2、的速度也特别快,因此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识字效率以及孩子们的识字兴趣成了我选题的初衷。识字很重要,认字的目的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能够有用。新课程要求课程生活化,要求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需要,回归生活。语文教学内容源于生活,那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回到生活中并为生活服务。低年级学生对于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只有把识字教学寓于孩子们的生活中去,孩子们才会喜欢上识字,并且热爱汉字,热爱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让孩子们机械的掌握知识,而是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本领,运用于生活中去。也就是说汉字

3、从生活中来,也要往生活中去。小学低年级生活化识字课堂教学研究符合我当前的教学重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的教学能力。一、课题来源(背景)11二、主题阅读相关网址及内容摘要http://wenku.baidu.com/link?url=j0dksTpthdQENRN6Lu85OTdmn_yTuXDIk0b7vZFGQt2e_jhGkzKOy6OPiQSuerryBEnlhtmFKARFd4C_yQ1LN5wzKmf_KhI6G97ik-mFUsCht

4、tp://www.doc88.com/p-6843218841560.htmlhttp://www.jxteacher.com/xxywyfm/column78127/b49c4162-073c-4416-9de2-cc77c9f0d9a5.html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为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相关书名及内容摘要《识字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生活化语文教学课内实施》《浅谈小学生活化

5、识字教学》学生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开展学习的起始阶段。识字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普通教育水平,同时对全民族文化科学素质也具有极大的影响。新时期小学生识字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让识字教学回归于儿童生活,能够提高识字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11三、研究方法途径步骤方法1、资料文献法2、实践活动法3、经验总结法途径1、对与该课题有关的书籍以及期刊进行学习,了解该课题研究现状和最新动态并指导教学。2、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收集生活化识字教学对孩子们识字的有利之处。3、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得出可靠的研究结论,探索切

6、实可行的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实施步骤(一)申报立项(二)实施阶段(1)起步阶段(2015年9月)1、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2、制定课题方案。3、通过问卷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实施情况进行调查。(2)发展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1月)1、按课题方案进行教学实验,探索识字教学生活化方法及策略。2、及时记录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有价值信息,及时记录。3、通过阶段性总结,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3)形成阶段(2015年11月)11对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7、三)总结结题(2015年12月)陈述报告结题11四、案例分析(2——3篇)可加附页或粘贴原始资料11五、教育教学随笔(4——6篇)可加附页或粘贴原始资料11六、阶段反思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1七、成果成效模式方法创新等11八、结题陈述论文总结教育教学故事研究报告11九、验收鉴定教科室验收意见专家组评审意见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