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 029-2003 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

db3201t 029-2003 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

ID:29915816

大小:9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5

db3201t 029-2003 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_第1页
db3201t 029-2003 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_第2页
db3201t 029-2003 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_第3页
db3201t 029-2003 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_第4页
db3201t 029-2003 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201t 029-2003 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B3201/T029—2003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3-10-10实施2003-09-07发布无公害农产品奶牛饲养管理规范DB3201/T029—2003DB3201南京市地方标准ICS65.020.30B431DB3201/T029—2003前言本标准编写格式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本标准贯彻执行GB4143-1984《牛冷冻精液标准》、GB16567-1996《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45-2001《无公

2、害食品生鲜牛奶》、NY5046-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47-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48-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5049-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本标准由南京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由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涛、郗正林、赵正保、刘青、江凤龙、章熙霞、陈海军。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3年9月7日。IDB3201/T029—2003无公害农产品奶牛饲养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奶牛饲养的总则、牛舍建筑、奶牛育种、奶牛繁殖、饲料与添加剂、奶牛保健与疾病

3、防治、挤奶、饲养管理、粪尿及排污处理、生产资料报表记录、贮存与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奶牛养殖场及规范化奶牛生产小区的饲养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143-1984牛冷冻精液标准GB16567-1996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NY/T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5027-2001无公害

4、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45-2001无公害食品生鲜牛奶NY5046-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47-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48-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5049-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3 总则3.1水质质量应符合NY5027要求。3.2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88要求。3.3奶牛无公害生产的生鲜牛奶理化指标应符合NY5045要求。4牛舍建筑4.1牛场应地势高,交通便利,排水排污通畅,距主干道不少于5

5、00m。4.2牛场内应有充足的水源和足够的电源。4.2.1牛舍应通风、明亮,排水通畅,并装有防暑降温设施。4.2.2散放式成母牛舍的饲喂隔栏间距大于65cm,牛床总长度2.5m,高出牛舍地面15cm。4.2.3栓系式成母牛舍牛床宽1.2m,长1.75m,前有食槽,后有粪沟,前后保持1%以上的坡度。4.3牛舍周围必须排污、排水通畅。7DB3201/T029—20035奶牛育种5.1奶牛生产单位必须结合实际,制订奶牛群体改良的方向和计划。5.2系谱与资料记录5.2.1系谱是奶牛育种工作的最基本资料,必须记载及时、准确,有专人负责。5.2.2系谱内容应包括牛编号、外貌特征、来源、出生日期、初

6、生重;三代亲本育种值、母亲第一胎和最高胎次产奶量和乳脂率;体型外貌线性鉴定;各阶段的生长发育记录;检疫情况记录。5.2.3生产性能测定,可按每日三次挤奶实测记录泌乳牛日产奶量;亦可在泌乳期内按每月不定期三次全日实测记录,计算平均值为每月平均日产奶量。不定期(每月不少于三次)检测乳比重或密度、乳脂肪、乳蛋白质,有条件尽量实施DHI(奶牛群体改良)。5.3奶牛选种选配5.3.1应选择育种值为正值,生长性能总指数高的公牛精液进行配种。5.3.2选用性状相同、性能表现一致的优秀公母牛配种。5.3.3生产过程中母牛表现出某一低劣性状,可通过相应优秀性状的公牛加以改进。5.3.4选配公牛时应严格掌

7、握控制血缘关系。5.4引种5.4.1奶牛必须来自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5.4.2凡引进的奶牛,必须具有完整系谱档案卡,并按照GB16567进行检疫。5.4.3引进的种牛应隔离30d以上,经兽医检疫部门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方可与原有牛群混养。5.4.4不应从疫区、不知疫情的地区引进种牛。5.4.5凡引进的牛都应依据原有牛群统一编号,建立档案,牛号码应注在牛体的醒目处。6奶牛繁殖6.1繁殖技术指标年受胎率≥90%;年情期受胎率≥50%;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