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4.1原子核结构探秘自我小测 沪科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4.1原子核结构探秘自我小测 沪科版选修3-5

ID:29916155

大小:633.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5

高中物理 4.1原子核结构探秘自我小测 沪科版选修3-5_第1页
高中物理 4.1原子核结构探秘自我小测 沪科版选修3-5_第2页
高中物理 4.1原子核结构探秘自我小测 沪科版选修3-5_第3页
高中物理 4.1原子核结构探秘自我小测 沪科版选修3-5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4.1原子核结构探秘自我小测 沪科版选修3-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原子核结构探秘1人们是通过下列什么物理事实知道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的(  )A.X射线的发现    B.α粒子散射实验C.电子的发现     D.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2关于质子与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D.卢瑟福发现了中子,并预言了质子的存在3某种元素的原子核用X表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的质子数为Z,中子数为AB.原子核的质子数为Z,中子数为A-ZC.原子核的质子数为A,中子数为ZD.原子核的质子数为A-Z,中子数为Z4同位素是指(  )A.

2、质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B.核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C.核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D中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5原子核的表示符号为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的质量数为Z  B.原子的质量数为AC.原子的质量数为ZD.原子核的质子数为Z6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He),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C.X核的质量数比Z核的质量数大3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7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A.原子不可再分

3、B.原子的核式结构C.原子核还可再分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8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________。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______粒子,B为______气。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O+______。9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据此,若反α粒子,它的质量数为____________,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_____。10.1930年发现,

4、在真空条件下用α粒子(He)轰击铍(Be)时,会产生一种看不见的、贯穿能力极强且不带电的粒子,查德威克认定这种粒子就是中子。(1)写出α粒子轰击铍核的核反应方程;(2)若一个中子与一个静止的碳核发生正碰,已知中子的质量为mn、初速度为v0,与碳核碰后的速率为v1,运动方向与原来运动方向相反,碳核质量视为12mn,求碳核与中子碰撞后的速率;(3)若与中子碰撞后的碳核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匀强磁场,测得碳核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已知元电荷的电荷量为e,求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参考答案1解析: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答案:D2解析: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5、和中子,中子和质子统称为核子,卢瑟福只发现了质子,以后又预言了中子的存在。答案:ABC3解析:明确原子核的符号的含义:A——表示质量数,Z——表示质子数,则中子数为A-Z,所以B正确。答案:B4解析:根据同位素定义知,A正确。答案:A5解析:原子核的符号中A表示质量数,Z表示质子数。答案:D6解析:设原子核X的核电荷数为n,质量数为m,则由已知可知两个核反应方程式分别为:X―→e+YY+H―→He+Z因此比较X、Y、Z的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可判定C、D正确,所以选C、D。答案:CD7解析:按照人们的认识发展过程,由汤姆生发现电子和原子是中性的这一事实,得出

6、原子应由电子和带正电的部分组成,即原子还有结构,故A选项错误。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并被人们接受,即B选项也不对。天然放射现象(贝克勒耳最早发现)表明原子核并非绝对稳定,也可以变化,即核还有结构,即C选项正确。原子核中发现中子、质子是在人工转变条件下发现的,故D选项也不正确。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应为C。答案:C8答案:质子 α 氮 N He H9解析:α粒子是氦核,它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故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而它的“反粒子”的质量数也是“4”,但电荷数为“-2”。答案:4 -210解析:(1)Be+He→n+C(2

7、)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nvo=-mnv1+12mnv2,解得:v2=(v1+v0)/12。(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洛伦兹力公式有6eBv2=12mnv/R,解得:B=。答案:(1)Be+He→n+C(2)(v1+v0)/1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