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 爱莲说教案 语文版

(秋)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 爱莲说教案 语文版

ID:29917397

大小:10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5

(秋)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 爱莲说教案 语文版_第1页
(秋)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 爱莲说教案 语文版_第2页
(秋)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 爱莲说教案 语文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秋)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 爱莲说教案 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莲说教学内容序号教学时间教具教内学容目要标求知识与技能: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的含义。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言简意丰、文笔多变的写法。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组内交流,课堂展示。巩固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多形式地朗读及当堂背诵。教学难点正衬和反衬的理解。 理解文章寓意,指导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设计课题导入(3分钟)预习(17分钟)同学们都有自己所钟爱的植物:欣赏小草的强劲、红梅的耐寒、向日葵的对日生长。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志士都善于借

2、物咏怀,刘禹锡借陋室寄寓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于谦吟咏石灰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品格,陈毅赞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风骨,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又是怎样借莲花言明自己志向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爱莲说》预习一、1介绍作者和“说”这种文体2识疑难字词:颐蕃濯亵逸鲜预习二、诵读文章、研析1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篇课文的录音朗读,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理解句子的意思。3、问:文字上还有没有不懂的?请提出来。4请几位同学翻译下列句子:激趣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预习:一、初读全文。1、圈出你

3、的生字、好的词语,利用注释、词典等掌握。2、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了解作品出处、及“说”这种文体,师徒二人合作解决二、再次朗读指导:能流畅地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运用多种形式朗读。三、诵读文章1、研析(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完成预习内容(师生共同解答)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设计:展示(17分钟)、课堂小结(4分钟)反馈(4分钟)作业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5、请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完整的说一遍。预习三、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2.下面的时间我要留给同学们来展示个人

4、风采,哪位同学先来?找三名左右学生分别读。教师要有点预习四、再次读课文展示:1提倡对课文进行有个性的展示。2抽签决定各组展示顺序,展示内容各组长自行设定3、参考预习提纲内容确定自己组的展示内容及顺序4、做好笔记和评议课堂总结周敦颐的《爱莲说》,堪称古代散文精品,精在精粹活泼的语言风格、精在形神统一的“借花喻人”、精在“力排众好”的高雅主题。莲是作者生活理想的象征,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不愿隐逸、不慕富贵,保持高洁的情操,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超凡脱俗的。我希望在21世纪的今天,同学们都能够志存高远,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莲花式的人。反馈:朗读比赛作业1.熟练背诵

5、全文2、组长负责写好预习笔记3、教师督促、指导展示:1、提倡对课文进行有个性的展示。2、抽签决定各组展示顺序,展示内容各组长自行设定,可参考预习题3、在同学展示时,请做好你的学习笔记。包括课堂笔记和准备评价的内容4、每组展示后,其他组可以就其展示内容进行质疑、辩论。:课堂小结1、小组评论2、教师点评反馈:1、朗读比赛2、字词3、实词以上由小组共同出题,互测作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