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4单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4单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ID:29920198

大小:231.56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2-25

高中语文 第4单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4单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4单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4单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4单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4单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单元1.什么是新闻,通常都有哪些形式?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3.简述消息的特点。4.简述消息的结构。1.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新闻的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2.五个“W”和一个“H”即:①when:何时②where:何地③who:何人④what:何事⑤why:何因⑥how:何果3.①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②短:消息要求短。③快:时效性。④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⑤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4.①标题(正

2、标、副标题):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②开头(电头):用来交代消息的来源。③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介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④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⑤背景: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⑥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

3、,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标题有两层意思。一方面,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文章虽短,但文中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降旗是港岛

4、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时候的降旗很平常,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结束了,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3.《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

5、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4.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英国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下了。所以把英国的

6、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5.短新闻力求简短,但《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有些地方却用了“闲笔”,如第4自然段,作者竟在百忙之中用了较多笔墨介绍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陈迹。”这有何作用?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实则不“闲”。其作用大致为:第一,在结构上,给读者一个缓冲的时间,因为彭定康告别并离开总督府是4时40分,此时距告别仪式6时15分尚有1时35分,这样可以较自然

7、地由一个场景过渡到另一个场景;第二,在思想内容上,以总督府的沧桑变迁来暗示香港的百年变迁,是中国日益强大的另一体现。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的自豪和喜悦。6.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写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很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课文中“最后”一词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全文最后一句语言

8、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斡旋(wò) 苍穹(qióng) 棕榈(lǘ) 令人咋舌(zà)B.敕造(chì) 唆使(suō) 混沌(hùn) 屡见不鲜(xi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