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疲劳对人体血压和脉搏的影响

运动疲劳对人体血压和脉搏的影响

ID:29921070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5

运动疲劳对人体血压和脉搏的影响_第1页
运动疲劳对人体血压和脉搏的影响_第2页
运动疲劳对人体血压和脉搏的影响_第3页
运动疲劳对人体血压和脉搏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运动疲劳对人体血压和脉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运动(疲劳)对人体血压和脉搏的影响本实验主要探究人体在运动前后的血压与脉搏变化情况以及个体在不同的生理状态(运动疲劳、安静、饥饿、进食、睡眠)下血压与脉搏的差异情况。通过测量运动状态后与安静状态下的血压与脉搏,将数据用SPSS软件分析得人体在运动状态下与安静状态的血压与脉搏存在显著差异。而针对个体所做的5个状态的血压脉搏测量可以得出饥饿状态血压与脉搏低于进食后,运动后血压脉搏高于安静状态,饥饿时血压与脉搏均处于最低水平。关键词:血压脉搏运动安静血压是指血管内血液对单位血管面积的侧压力或测压强。生理学所说的正常血压指的是主动脉血压。血压形成首先需要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适当充盈,在此基础上

2、,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一个行动周期中,动脉血压所到最高值,称收缩压,所降到最低值,称舒张压。脉搏就是指浅表动脉的搏动,由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引起主动脉中的容积和压力发生改变。心脏窦房结发出兴奋冲动,使左心室收缩,血液射入主动脉,引起主动脉内压力增高,使血管壁迅速扩张;当左心室舒张,主动脉内压力降低,使主动脉管壁又弹性回缩,这种动脉管壁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出现周期性的起伏搏动,形成了动脉脉搏。正常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状态下收缩压通常为90~120mmHg,舒张压为60~80mmHg脉率即每分钟脉搏的次数。正常

3、成人每分钟60~100次,正常情况下,脉搏与心率是一致的,脉率可随年龄、性别、活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动。一般幼儿较成人快,老人稍慢,同年龄的女性较男性稍快,进食、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暂时增快;休息、睡眠、禁食、使用镇静剂时稍慢。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便可知运动后,人体的血压和脉搏都会升高,但究竟不同的生理状态对血压和脉搏的影响是怎样的还是未知的。所以我们小组主要探究运动状态与安静状态下人体血压和脉搏的差异。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18-24岁健康成年人50人(男女各半)。健康成年男性1人。1.2实验用具血压计,听诊器1.3实验方法1.3.1测量50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血压与脉搏。受试者取坐

4、位,手臂裸露,平放伸至桌上,静坐后测量。压脉带绑在距肘窝2~3厘米处,松紧适宜。检查者带好听诊器,将听诊器的胸件置于肘窝内侧肱动脉搏动处。给压脉带加压,将仪器汞柱上升至150mmHg左右。开始缓慢放气以2~4mmHg每秒的速度减压。听到第一个搏动声音处血压计的读数为收缩压。继续放气,在搏动声音突然变小或者突然消失处的血压计读数为舒张压。测量脉搏时受试者取坐或卧位。检查者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按受试者动脉搏动处,以指尖触诊1.3.2测量50人剧烈运动后的血压与脉搏。测量方法如1.3.1,无需静坐,运动完后立即测量为准。1.3.3分别测量一个健康成年人在饥饿、进食、运动后和安静状态下的

5、血压与脉搏。测量方法如1.3.1,是否静坐后测量由具体测量内容决定。1.3.4测得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实验结果2.1运动后血压与脉搏的变化运动前后人体血压和脉搏变化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收缩压、舒张血压和脉搏运动前后差异极显著个人在不同状态下的血压与脉搏差异情况如(表3)所示。饥饿状态血压与脉搏低于进食后,运动后血压脉搏高于安静状态,饥饿时血压与脉搏均处于最低水平。2.2相关性分析血压与脉搏在运动前后的相关性结果如(表2)所示。收缩压与舒张压在运动前后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脉搏在运动前后呈现紧密的正相关性。表1运动前后人体血压脉搏的比较人数年龄指标运动前运动后P值501

6、8-24收缩压(mmHg)120.50±1.11145.74±0.88P〈0.01舒张压(mmHg)75.32±0.9294.90±0.64P〈0.01脉搏(次/每分)70.04±1.1594.82±0.94P〈0.01表2血压与脉搏相关性分析项目相关项目Sig血压运动前收缩压—运动后收缩压0.075运动前舒张压—运动后舒张压0.945脉搏运动前脉搏—运动后脉搏0.000表3个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血压与脉搏不同状态收缩压舒张压脉搏静息时1045892运动后14270106饥饿时985888饭饱后11870104睡眠时10061893讨论结果表明,温州大学18-24学生的血压与脉搏在运动前

7、后有着极显著的差异。安静状态下收缩压为120.50±1.11mmHg,舒张压为75.32±0.92mmHg,符合我国在这一年龄段的平均水平。运动后收缩压、舒张压与脉搏呈高度显著性增加(P〈0.01)。此时心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及血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增多,耗氧量增加,血液循环相应加快。通过对心肌的正性变时和变力作用,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因而心输出量增加。心输出量的增加影响血压,致使血压显著增加。心脏收缩频率增加,脉搏跳动加快。相关性分析中表明运动前后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