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体育课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体育教学论文:体育课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ID:29922362

大小:73.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5

体育教学论文:体育课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_第1页
体育教学论文:体育课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_第2页
体育教学论文:体育课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_第3页
体育教学论文:体育课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_第4页
体育教学论文:体育课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论文:体育课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体育课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具有的特点。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这是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处在发育当中,跟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人的一种心理过程,它表现为人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这一定的对象可以是外部世界的事物,比如说周围人的行动和外界发生的事情或事物,也可以是自己的行力或内心的观念或心理活动。注意力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部分。    无意注意是指: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在无目的地关注着周围发生的事情,这时所发生的注意过程叫做无意注意。无意注意

2、也叫不随意注意,它不需要我们做出什么特别的努力,往往是在周围的事物发生变化的时候自然发生的。有意注意是指:我们有目的地去关注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它是一种意志努力的结果。有意注意对于人的发展十分重要,没有这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过程,人们无法有效地完成各种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二、注意力的特性(1)注意力的选择性    注意是对一定事物的选择,这是注意的一个重要特性,我们叫做注意的选择性。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但有些事情对我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无需我们关心,所以我们需要有一种能力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对我们有

3、用的内容,没有注意的选择性我们就无法从众多的事物中找到对我们来说是重要或感兴趣的事物来有效地处理。   同样,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注意力的选择性较差就会出现动作的正误分不清,上课不知听什么内容,重点、难点把握不清等现象,从而影响学生的成绩。(2)注意力的稳定性    注意力的稳定性说的是注意在时间上的一个特征。它指的是人能否长时间地将注意保持在感知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上的能力。如果一个孩子干什么事只是三分钟的热度,那么说明他没有注意的稳定性,干什么事情都干不好。    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如果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学生

4、就会在上课时注意力忽有忽无,从而造成知识上的空白。在较长的时间内学习就会出现走神的现象。(3)注意力的广度   注意力的广度也可以称作注意力的范围,就是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住对象的数量。这点与学生的粗心有关。 (4)注意力的分配性   我们在做一些复杂的事情的时候,经常需要注意有关联的不同的对象。这时就需要我们有一种能力,把我们的注意根据活动的要求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这就是注意力的分配性。 (5)注意力的转移性   与注意力的分配密切相关的是注意的转移。这里指的是一个人根据内外环境的需要而变换注意的对象。这种变换,有的人容

5、易做,有的人则比较困难。这也是注意的一个重要的品质。    这点对学生来说也比较重要。如果学生的注意力转移性较差,就会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三、各年级段学生注意力发展特点1、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生活,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爱做小动作,思想不由自主地“开小差”。在学习活动中,主要依靠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的吸引;在做作业时也往往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这说明。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仍起主要作用,他们的有意注意基本上还是被迫的,而且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2、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注意集中能力有一定的发展,

6、注意的广度有所扩展,比如阅读时一次能够注意到整个句子与句子的联系。但注意深度不足,注意的持续时间也只有20-25分钟。3、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有意注意已经基本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逐渐了解了自己的学习责任,也逐步理解了学校和社会的行为规范,因此他们开始自觉地调节自己的有意注意,在注意的深度和持续性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体育课是学生喜欢的课,但是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一,教师设计的课未必被所有学生所喜欢,所以这种课堂中学生开小差和走神的现象我们屡见不鲜。用什么办法能让学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听好课呢?我试着从课的各个部分各个环

7、节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一、课的导入重视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刚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上。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方法可以有预设悬念法、逆反口令练习法、轻微口令练习法、有效口令和无效口令法等等,紧扣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1、预设悬念法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时,把学习的内容名称描述得很有趣、很有新鲜感,给学生留下悬念,并有蠢蠢欲动的感觉。一个人对学习是

8、否专注,往往与其学习目的是否明确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对学习的目的很明确,他就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有效地继续学习。2、逆反口令练习法。体育课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口令的相反意思去完成动作。比如:原地队列练习,在熟练掌握正口令练习的基础上练习逆反口令。口令叫“立正”,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