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大纲》word版

《病理大纲》word版

ID:29923711

大小:190.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25

《病理大纲》word版_第1页
《病理大纲》word版_第2页
《病理大纲》word版_第3页
《病理大纲》word版_第4页
《病理大纲》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理大纲》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咸宁学院病理学大纲(专科)http://jpkc.poledu.cn《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上篇病理解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病理解剖学英文名称:Pathology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病理学》,和瑞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2004年。参考书:《病理学》,王恩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病理学》,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2004年。     《病理学》,宋继谒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 《BASICPATHOLOGY》Robbins,R.S.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七版,2003年。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58学时,其中讲授学时:3

2、4学时,实践学时:24学时学分:适用专业:基础、临床、预防、护理、口腔类专科医学用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病理学是通过研究疾病的病因(etiology)、发病机制(pathogenesis)、病理变化(pathological),结局或转归及其与临床表现(体征、症状)的关系,从而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病理学作为基础理论科学为临床科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又作为应用科学直接参与临床的诊断实践,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医学研究中,动物疾病模型的建立、新病种的发现和预防以及敏感药物的筛选、新药物的研制和毒副作用的确定等都离不开病理学方面的鉴定和解释。因此,病理学是一门具有临床性质的

3、基础医学,是集医学教学、科学研究、临床诊断为一体的重要学科。病理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研究和阐述疾病中带有共性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为各种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属普通病理学;各论是在总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和阐述人体各系统主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特殊规律,属于系统病理学。总论的普遍规律,有利于对各论具体疾病的理解,而各论中具体疾病的特殊性,又加深了对总论普遍规律的认识。限于教学时数,教学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科学新进展。病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理论讲授与实习观察及临床诊断密切结合

4、。既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又要注意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声形动画,图文并茂,确保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在实习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病变的能力,充分了解疾病的产生、发展和终结过程。适当开展临床病理讨论和观看电子教学光盘,尽量创造条件开展病理尸检见习。18咸宁学院病理学大纲(专科)http://jpkc.poledu.cn绪论【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病理学的概念2、熟悉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

5、学的研究方法,3、了解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病理学的发展。【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授课时间安排】0.5学时【课程与教学内容】病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及观察方法。病理学的发展。【考核知识点及要求】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任务第一章.细胞、组织的损伤与修复【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各种适应表现形式的基本定义、形态学特点及常见类型。2、掌握细胞损伤、变性及细胞死亡的基本概念、类型、形态学改变和意义。3、掌握坏死结局各种类型的特点。4、掌握再生及纤维性修复的基本概念和修复的基本过程。5、掌握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态特点和功能

6、。6、熟悉损伤的常见原因及发生机制。7、熟悉细胞周期与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8、熟悉创伤愈合基本过程、类型。9、了解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和机制。10、了解创伤愈合、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实验课以显微网络互动教学为主,观察大体标本与病理组织切片。【实践环节】大体观察项目:脂肪肝,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淋巴结干酪样坏死,足坏疽,脾萎缩肾盂积水及肾压迫性萎缩,瘢痕组织切片观察项目:细胞水肿,脂肪变性,鳞状上皮化生,细胞坏死,干酪样坏死及钙化,肉芽组织【授课时间安排】理论课:3.5学时,实验课:4学时【课程与教学内容】18咸宁学院病理学大纲

7、(专科)http://jpkc.poledu.cn1、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和发病机制。2、细胞和组织适应性反应(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概念、类型及形态学变化。3、变性的概念和类型。4、各种变性的概念、原因,发生机理,病变特点及临床意义。5、细胞及组织死亡的类型及概念,坏死的定义、类型及其形态学特点。6、细胞和组织损伤的结局及其临床意义。7、修复、再生及纤维性修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过程。8、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