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顶板加固方案设计计算书

车库顶板加固方案设计计算书

ID:29925084

大小:12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5

车库顶板加固方案设计计算书_第1页
车库顶板加固方案设计计算书_第2页
车库顶板加固方案设计计算书_第3页
车库顶板加固方案设计计算书_第4页
车库顶板加固方案设计计算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库顶板加固方案设计计算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2#、3#楼地库顶板行车专项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计算的依据…………………………………………1三、地下室顶板加固部位简介…………………………………………………1四、行车荷载……………………………………………………………………1五、地下室顶板受力验算………………………………………………………21、立柱验算……………………………………………………………………32、顶板配筋验算………………………………………………………………33、地下室顶板抗冲切验算……………………………………………………44、行车道梁

2、受力计算…………………………………………………………45、梁的抗剪计算………………………………………………………………56、支撑及剖面图………………………………………………………………5六、地下室顶板临时施工道路安全保障技术措施……………………………7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2#、3#楼为地下一层、地上18层,单栋建筑面积为16753.10㎡。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700m。二、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计算的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1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3、50204-2002)2011版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6、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7、本工程的设计图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8、其他有关的规范、规程、及参考文献资料9、设计院给出的加固参考意见三、地下室顶板加固部位简介2#、3#楼地下室顶板结构为框架结构、地下室底板标高为-4.30米,顶板面的相对标高为-1.50米。结构层高为2.8米。根据现场施工实际要求,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一条6米宽的临时施工道路,位置详见附图,以便主体结构施工及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预计进入临时施工道路的最大荷载车辆,如砼搅拌车,钢筋

4、运输书,钢管车等为60吨,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第4.1.1条规定,满载300KN的消防车对地下室顶板产生的均布荷载为20KN/㎡,故60吨汽车对地下室顶板产生的均布荷载为40KN/㎡。临时道路局部区域有后浇带贯道路穿部分。为了不造成地下室顶板因施工荷载或堆载大于顶板设计荷载时,顶板挠曲变形或裂缝,故本工程要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支撑加固,抉采用钢管支撑在-1层范围撑顶,将受力传给基础底板,并在-1层顶板上拟设计的6米宽行车道上增加100厚C25混凝土保护层,内配置一层6@300双向防裂构造钢筋。临时道路局部区域有后浇带贯穿部分,在道路使用前封闭。具体范围附图。四、

5、行车荷载根据行车荷载,以砼搅拌车为单位面积最大荷载,据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商砼车最大容量为15立方,砼净重约37.5吨,空车重约为17.5吨,总重约55吨。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P197页对花压荷载的分析,前轴重为11吨,后轴重为2*22吨,4组后轮压作用尺寸均为0.2m*0.6m,每组后轮承重量为11吨。以最不利的后轮组合荷载进行计算,两排后轮的中心距离为1.2米,横向不超过1.8米的立杆间距进行控制计算,并假设计算单元范围内结构自重及车载重量全部作用在下面的支撑立杆上进行验算,通过计算-1层的受力情况,本方案取直径48*3钢筋纵向间距1.0米,横向间距

6、1.0米(详见平面布置图).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五、地下室顶板受力验算地下室顶板概况地下室顶板标高为-1.50米,板厚为25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地下室顶板配筋情况:X&Y10@100板的自重荷载为25.0*0.25=6.25KN/㎡另有h。=250-25=225设计验算1、立柱计算:计算单元为:以每组后轮承受的11吨重量为集中力,即N=11*9.8=107.8KN,单位面积下有4根立杆,每根立杆承受的力N=107.8/4=26.95KN,受力全部由单位面积立杆承受为最不利受力,进行验算支撑的稳定性.取立杆的计算长度l。为-1层支撑全高2.8-0.25=2.55米精彩文档实用标准

7、文案Φ48*3圆钢管的截面面积为A=424mm²回转半径:i=1.59cm长细比:λ=l。/i=2550/15.9=160.37查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附录D表D得稳定系数Ψ=0.312查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附录A表A.1.1-1得f=205N/mm²=26.95x10³/(0.312x424)=203.7<205N/mm²满足要求。2、顶板配筋验算取4根支撑间的板为计算单元,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